第49章(第3/4页)

“起来吧,不用多礼。”李沐示意她坐下来,“找本宫有何事?”

“皇额娘,儿媳是来告知您一件大喜事的,爷后院有格格有孕了。”西林觉罗氏看起来很是为自家爷高兴,李沐神色淡淡,“有孕了就好,你按规矩办事吧。”

西林觉罗氏点了点头,压根没有自己将来的孩子可能会被抢走大阿哥排序的压力,她又不是不能生的,只要爷是嫡子继位的,她将来的阿哥就能有七八成把握接下爷的皇位。

对她来说,后院有子嗣恰恰好还能衬托她贤良的一面。

西林觉罗氏退下来,李沐再次没了让她提起精神的事儿,她懒懒躺在贵妃椅上,心里暗暗算着自己还要再等多少年才等到皇上‘驾崩’,皇上这些年看似对后宫妃子挺大方的,实则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掌握之下。

连她的长春宫也不例外,而且皇上对那些潜邸老人也越发薄情了,就像对待小猫小狗一样,想起来了就去看看,心情不好了,那就不看。

当然,高贵妃还是在得宠的范畴内,只是小公主身子不适,总是闹着高贵妃,以前高贵妃得宠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的,便是心里面装的都是皇上,性情相貌还是皇上最喜欢的那一款,可高贵妃有了小公主,心神自然分出一部分在小公主身上,没法彻底满足帝王的掌握欲,久而久之宠爱也就比不得从前了。

至于高贵妃在有了孩子后对她忠心耿耿,李沐自是没打算让高贵妃的性命就这样没了,就当做不忍心让小公主没了生母,李沐命太医院的太医们纷纷拿出传家底的本事来,好一番折腾,才堪堪让高贵妃吊住命了。

今后哪怕是为了小公主,高贵妃都会坚持活下去。

……

乾隆十二年,永琏后院的格格生下大阿哥,皇帝大喜,赐名绵恺,李沐按规矩赏赐,随后,西林觉罗氏怀孕生下大格格,李沐照旧依规矩双倍赏赐。

乾隆十三年,后宫发生一件大事,嘉妃双生子之一的七阿哥永琮夭折了,嘉妃哭得魂不守舍,这还是后宫发生的头一件孩子夭折的大事,而彼时皇帝来看过嘉妃,只是被嘉妃那番涕泪横流的模样给惊着了,即便心里同样为第七子的夭折心痛,但打小跟在孩子身边的人不是他,他只是偶尔过来看看七阿哥,对孩子感情怎么比得过嘉妃的。

乾隆心里不舒服,大抵是觉得嘉妃这副失去了孩子仿若天地都塌了的画面没有身为他妃子的规矩,即便再伤心,也不能将规矩都丢了,他作为永琮皇阿玛,心里面的难过不比嘉妃少,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难过时得跟谁说?

皇后吗?可皇后自从嫁给他后,心思全在两个孩子身上,尽管是做好了中宫之主的职责,但皇后却不是一个让他满意的妻子,不然,按道理来说,皇后的模样是后宫女子中最得他心意的,若是皇后能将全部心思放在他身上,他对皇后会比现在好千倍万倍。

而这些年,后宫妃子也似乎不是从前潜邸时的那个模样了,都将心思分出来照顾阿哥格格,好似不能在一心一意将他这位夫君放在眼里了。

乾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拍了拍嘉妃后,便离开永和宫了。

嘉妃心里难受,三个孩子哪怕只是没了一个,她都心如刀割,如今皇上仅仅来看她一眼,让奴才将永琮的尸骨收敛,就回乾清宫处理奏折了,她真想问一句皇上,他们的孩子没了啊,他们之间的骨肉没了,为何皇上没有流过一滴泪,也不会表现出对永琮的一丝一毫的伤心。

皇上头一个孩子没了,皇上居然不伤心的。

嘉妃泣不成声,看着皇上的背影,有种当初与君初识,以为识君懂君,现实却给她重重一击的感觉,这些年下来她也不是不知道皇上多情,也不是不知道她和其他潜邸老人争得厉害就是为了能跟皇上长相厮守。

看着皇上宠幸新来的妃子,她告诉自己,皇上只是多情,帝王后宫三千佳丽,皇上这还是收敛的了,看着皇上对她们这些潜邸老人不似从前般温情,好似还停留在过去的人只有她们这些妃子,她告诉自己,皇上成了皇上,若是不冷心冷清,如何镇压住底下的奴才,如何对上那些朝廷臣子。

可是她错了啊,她早应该在哲妃难产时就知道皇上是什么性子的了,难怪后来哲妃毅然选择投靠皇后,是她有眼不识君,永琮长到现在已经三四岁了,是那样一个可怜可爱的孩子,平日里最盼着皇阿玛的到来,皇上怎么能一点都不伤心呢。

她越想越难受,一旁的宫女都不得不用永璇阿哥来安慰她,“娘娘,您一定要振作起来,八阿哥还在看着您呢。”

都说双生子之间是有感应的,永琮没了,永璇也呆呆愣愣的,躲在门后面看着额娘哭,他眼泪也一直往下流,“额娘、额娘,七哥没了吗?我听她们说,七哥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