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亦或是老四主动让自己长子迎娶汉军旗女子为嫡福晋的举动,让他隐隐对老四放松些戒备了,也就对这门婚事没有十分挑剔或是为难。

不久后,雍王府便迎来一道圣旨,是弘昀阿哥的赐婚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雍亲王次子爱新觉罗弘昀温良恭让,秉正纯孝,适婚娶之时。今有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氏,汉军镶白旗人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朕躬闻之甚悦,故今朕下旨钦定其为雍亲王二阿哥之嫡福晋,择吉日大婚,钦哉。”

这桩圣旨算是决定了弘昀的婚事,也让京城人氏侧目,好些兄弟都说老四狡猾,借此让皇阿玛对其放宽心,而他们反而被皇阿玛盯得更紧了。

……

年氏会嫁给弘昀为嫡福晋,这是李沐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可若是年氏不嫁给四爷,那她就不必将心思都落在年氏身上了,专心等着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就行,至于她现在总是听香芷说起李氏那边的歇斯底里,就当是打发时间的事了。

李沐是能猜到李氏的崩溃的。

毕竟她现在将所有希望放在弘昀身上,自然想弘昀娶一个名门世家的贵女为妻,可汉军旗出身的嫡福晋,即便家世再好,很大方面也是四爷不将弘昀当成是王府继承人的表现。

当今圣上对血脉一事看得有多重要,连带着后宫汉军旗妃子所出的皇子阿哥压根没有争夺储位的机会,李氏怎么会不清楚这一点。

因此这也是她崩溃的原因。

但这桩婚事已经下了圣旨,是再也改变不了了。

而彼时,也是李氏二格格出嫁的年岁了,二格格还没来得及为自己亲弟弟抱不平,想和阿玛谈条件——借此给自家弟弟找一个家世更好的满洲旗侧福晋时,这婚事的到来将她打得措手不及。

静嘉前一刻还为弘昀的婚事气恼之极,哪有正儿八经的皇子龙孙是迎娶汉军旗女子为嫡妻的,她弟弟还是雍亲王长子,那年氏何德何能配得上弘昀嫡福晋的身份,可是下一刻皇玛法的圣旨让她茫然无措。

圣上下旨将她册封为多罗格格,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多罗格格,而非和硕格格。

早在康熙四十五年,皇上就下令将各爵位之女的品级分的清楚了。

亲王侧福晋所出之女视作贝勒嫡出女,封多罗格格。

而唯有亲王嫡出女才是和硕格格的身份。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是嫡福晋有心,特地请求爷将静嘉的品级提为和硕格格也不在话下,可嫡福晋早就被她那番话伤了心,更不愿让静嘉得了这好处。

她现在能被封为多罗格格还是亏得她阿玛惦记她,不然仔细算起来,她都还不是侧福晋所出之女。

静嘉没勇气去问早些年对自己还算疼爱的嫡额娘为何不向皇玛法请求封她为和硕格格,也没勇气对上阿玛的眼神。

她在出嫁之时才后知后觉,她前些年为自己额娘抱不平做的那一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是她不愿意承担的,她想替额娘讨回地位,不曾想这样反而将阿玛和嫡额娘给伤着了。

彼时应该站在她身边为她伤心难过的额娘和二弟弟,心思都在二弟弟即将要迎娶进门的嫡福晋年氏身上了,对她的婚事不管不问,或者说,对于额娘和二弟弟来说,二弟弟的婚事比什么都重要。

静嘉抿了抿唇,不知为何走到当初对自己说出那番劝告话语的侧福晋的居所附近。

李沐在知道二格格过来后有些讶异,但还是让人进来了。

“你找我有何事?”

静嘉恭恭敬敬行了礼,“静嘉给侧额娘请安。”

侧额娘?这下子倒是成李沐对她表示不解了。

“起来吧,二格格。”

“是。”静嘉起来后仍旧低着头,“侧额娘,前几年您提醒我的话,我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

李沐心里的惊讶更甚,但还是默然听她说完话。

“静嘉向您道不是了,或许是静嘉这些年活糊涂了,总是一股脑想给额娘争气,觉得二弟弟身体羸弱,恨不得护在额娘弟弟面前。”她语气有些黯然,可是额娘和二弟弟根本就不需要她护着。

也就是在出嫁前,她才隐隐明白这个道理。

李沐轻声道:“你年纪还小,知错能改就行,侧额娘不怪你。”

二格格又不是生来就是个恶人,只是被周遭环境给影响了,现在醒悟过来也不迟,“你去找找你阿玛和嫡额娘吧,有些话你光是对我说还不行,你出嫁后王府就是你最大的依仗,他们就算心里再失望,也是盼着你好的。”

静嘉神色明显有了吃惊之意,她没想到一个不是她亲生额娘的人,会这样宽容她,她抬起头,“知道了,侧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