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第3/7页)

年氏废了,今后这雍王府就相当于只有她一个侧福晋了,真让人快活啊。

只是她也没高兴多久,因为在数日后,雍王府传出年侧福晋在生下孩子后血崩之事,而年侧福晋生下来的那个孩子夭折了,这侧福晋之位照旧空下来了。

这事是由福晋主持的,经过商量,为了能彻底杜绝今后雍王府传出有子嗣天生痴傻的消息,先将年氏母子俩的存在抹除,就什么都解决了。

当然年氏母子俩还是在王府的好好活着,倘若今后四爷顺利夺得皇位,这个子嗣如果还活着、神智能清醒过来的话,还有可能重得皇子阿哥的身份,到时候就说是早年身子不好,有高僧批命这孩子得极其隐秘的活着,或是用别的能掩饰过去的理由就行。

为此,福晋还做戏做到位,特地大张旗鼓求神拜佛一场,而在外人眼中,她的理由还挺充分的,就是年侧福晋母子俩出事了,为了去去晦气,才特地求神拜佛的,雍亲王子嗣艰难,能得一子已是不易,而这个子嗣还随他生母去了,不可谓不悲哀。

而四爷还特地保留了年氏所出之子的名分,特地请求皇阿玛让这小阿哥入了皇家玉牒,康熙见这个儿子得子嗣艰难,好不容易得到的孩子又没了,心里多了一丝不忍,再加上他那些儿子子嗣都挺艰难的,就比如老八,这么多年就只有一儿一女,着实不易,便允了他的请求,还特地给老四这个夭折的儿子赐名为弘晠,为老四的六阿哥。

随后康熙帝又联想起自己早些年夭折的子嗣,对自己几个年长子嗣多了一丝柔情就是后话了。

年氏的事解决了,年家松了一口气,对四爷仍看重年家的举动感恩之极,便越发忠心耿耿了。

而李侧福晋看到年氏的存在被抹除了,心里没有一丝高兴,今后府邸是只有她一个侧福晋了,但年氏没了,占着的那个侧福晋之位也空下来了啊。

李氏心里不知多气愤,她好不容易让年氏倒台,怎么四爷还一点都不配合,到时候府邸又来一个厉害的侧福晋该怎么办?年氏身子弱才让她得了这个机会绊倒她,可后来进府的侧福晋可就没有这么容易绊倒了。

她心里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她又不能跟四爷说这件事,毕竟在外人眼中,年氏就是产子而死的!她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不过年氏没了也好,四爷一时半会不会纳新的侧福晋进门,她儿子再过几年就娶妻生子了,这空下来的一点时间,正好便宜她和弘时。

而钮祜禄氏那儿,她还能拿捏这人……毕竟钮祜禄氏生下的四阿哥可是府邸唯一由满洲旗妾室生下来的庶子,虽对钮祜禄氏母子俩的身份看不上眼,可她多防着点总不会出错。

现在的李氏万万想不到,四爷不但会非常快册立侧福晋,这侧福晋还不是从外边进来的,而是从格格之位提拔上来的,跟她晋升侧福晋的方式一样,但却比她快太多了,而且还对她知根知底,哪怕有什么算计都不怕,还能让她满盘皆输、赔了夫人又折兵。

……

正院,四爷正跟福晋商量让弘昼搬去前院的事。

弘昼这才三岁左右,就让他搬到前院去,福晋对这孩子担心之极,到底是亲手养大的孩子,就算在她心里不如弘晖的地位,也足以抚慰她一颗冰冷的心了。

四爷却道:“弘昼生性顽劣,让他早点启蒙也好。”

都说三岁看老,胤禛现下就能断定这个儿子生来是坐不住的,但谁叫后院这四个阿哥中,他对这个儿子最是顺眼,虽说也有沐沐的缘故,可让这孩子早些定下性子挺好的。

出于心里一点隐蔽的期待,胤禛现在对这个儿子可谓是十分重视,而且早些让这孩子搬去前院,就能让沐沐能直接接触到孩子了。

分离母子之事……他现在想起就觉得自己越发混账。

嫡福晋只得点头,在雍王府说一不二的人只得是四爷。

大不了她给弘昼派去周嬷嬷,让周嬷嬷看住弘昼,不然这孩子还这么小,她担心养不住。

“还有一事,”

四爷直接道来,“侧福晋之位空下来了,爷打算将耿沐提上这个位置。”

嫡福晋呼吸一窒,耿氏这才进门多少年,完全比不上当年李氏被提拔为侧福晋的资历,而且耿氏才生下一个阿哥,虽说有生养之功,可这生养之功也比不上李氏的,李氏总共生了三子一女,在弘时出生后才被提为侧福晋,耿氏只生下一子就轻而易举得到侧福晋之位,李氏听了怕是会气得发狂吧。

当然,她是乐意也不乐意看到这一幕。

她乐意看到李氏因此发狂的模样,但她不乐意耿氏地位升的这么快,耿氏能让四爷时时刻刻将她惦记在心,还说出她的名字,这是后院其他女人都没有的待遇,可想而知四爷是真的对耿氏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