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担忧(第4/4页)

顾璋将下巴搁在他的宽厚有力的肩膀上:“知道了。”

顾大根看不见儿子的表情,高兴道:“就该这样!”

“走,爹带你去看爹新种的麦穗。”顾大根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他压低了点声音,“用的都是去年收成最好的种子,还有那株小麦王,我也撒在了最中间的那块地上。”

顾大根是心宽的。

但是十里八乡都开始担忧起来。

顾璋明显感受到,村里人都忙碌起来。

家里小孩妇人进山捣鼓药材、在家里做手工活,男人趁着农事不忙,分批留在家里照顾麦子,其余大多去县城里找活干。

都开始抓紧时间挣钱,剩下嘴里的口粮,想要存些粮食。

毕竟粮食也是能抵扣银钱的。

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盘算起家底。

在秋收秋种后采收了药材的那些人家,压力是最小的,毕竟每家每户都有几两银子入账。

“努力再攒攒,要是实在还缺点,咱就卖块地,总能凑够三十两的。”

“这些银子千万不能动了,我已经按照小石头教的,把新的药材种下去了,说是一年能收2-3次,如果明年再存点,再去借一借,不能让你真去打仗了。”

村长都有些忧心忡忡,他特意跑了一趟顾家,拜托道:“小石头,这前线什么情况,咱们也没个底。你能去找你师父打听些情况吗?”

顾璋也正有此意,他安抚道:“您别太忧心,我也正打算去问问。”

顾方正这些时日操心,头发都白了不少,从院子里看向村子,轻叹:“只希望情况别太糟,咱们村才过上几天有盼头的好日子啊!”

***

翌日,燕府。

燕老安排的课业,一般是每个时辰休息一刻钟。

也就是上两个小时的课,中间包含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正好讲完今日安排的《左传》内容,燕老停下来道:“先到这儿吧,你也歇歇。”

顾璋端起茶壶倒了一杯清茶,递给燕老:“师父喝口茶。”

燕先梅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瞧了他一眼:“有话想说?”

顾璋点头,问道:“师父你对边关的情况了解吗?”

燕先梅放下茶杯,了然道:“你是担心边关的战况?怕情况不好,明年要到宁都府征兵了?”

顾璋笑凑过去,给他捶捶腿:“还是师父懂我!”

燕老觉得腿上一阵舒坦:“那我便和你讲讲。”

“边关现在主将是薛元帅,薛家乃将门之家,从先皇时期起,就一直负责镇守边关,几十年都没被攻破过。”

燕老起了个头,顾璋心里就轻松了些。

如此说来,最起码不会有被打进来的风险。

燕老语气中有些赞赏:“薛元帅用兵如神,其子也各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大儿子号见雷,你应该听过他出名的那一仗吧?”

被这么一说,顾璋还真想起来了,在刚刚恢复记忆不久,他就在茶馆听说过将军打仗的事情。

说书人说的那个小将军,好像就是这个名号。

顾璋回忆一番,然后有些不确定道:“号见雷者,做事雷厉风行,为人轰轰烈烈?”

“对,就是他!你果然也听说过那漂亮的一仗。”燕老抚了下胡须。

燕老又讲了许多。

顾璋也对边关现在的局势清楚了些。

薛家军应该是支不错的军队,元帅经验丰富,其他将领也都各有本事。

薛将军的儿子也颇为不俗,骁勇善战,用兵疾驰如风,总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顾璋总结道:“所以师父的判断是,暂时不用那么担心?”

燕先梅也点点头:“有薛家父子率领将士镇守边关,只要后勤跟得上,应当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叹息道:“原本边关是没什么问题的,先皇驾崩后,乱了一阵子,突厥趁乱打过来,这才伤了军队的元气。”

顾璋揉了揉眉心。

权力交替当然是敌人进攻最好的时候,要是他,他也会这个时候打,毕竟趁你病,要你命。

只是可怜了百姓。

他下意识说了出来。

燕老想起那些,也颇为唏嘘,他语重心长道:

“所以啊,日后小石头若当了官,也别忘了今日的担忧和惶恐,多想想百姓,别为了权利和一己私欲,做那坑害百姓和兵士的贪官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