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别扭(第3/4页)

顾璋:“……”

他无奈承认:“是发生了点事情。”

他简单说了说那日的事,只挑拣了部分说说,比如县试那日天气,没说毒死一路野兽的事免得家人担心。

听完,顾家人面面相觑。

团团坐在这块山坡顶端聊起来。

顾大根挠挠头:“咱发现了要下雨,为啥子要告诉县城那帮考生呢?那虎头不就危险了吗?”

“县城有啥事,也不会都告诉咱们啊?”秋娘对这个感触颇深,村里人想要挣钱,天然就比县城里的人家更难,不过她道:“不过罚抄倒是还行,你也该长长记性!”

王氏对秋娘这话极为赞同,使劲儿点点头,然后控诉道:“那年盐要涨价,愣是县城人都快抢光了,我们才知晓,花了好些钱才买到一点点盐。”

即使现在家里条件好起来了,王氏说起这事,也面露心疼之色。

聊了一圈,顾璋是发现了,燕老的高度,真不是普通人能企及的。

不过燕老的那些话,到了他家人嘴里,倒是变得接地气多了,跟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的肥猪、捉来的小鸡……都脱不开关系。

顾璋坐在中间,双手托腮,听得津津有味。

他突然感觉脸被捏了下,“小石头脸上都比之前肉多了。”

“那可不,每天吃好的,又不生病了,就跟小猪崽一样眼见着就长起来了。”

顾璋直笑:“我若是小猪崽,那咱家就是猪猪之家。”

“贫嘴。”

见顾璋笑得开怀,秋娘道:“开心了?那要不要把药膏给你师父送去?”

顾璋避开他娘揶揄的眼神,“才没有什么药膏。”

“那这几日你偷偷鼓捣的是什么?娘可都看见了。”秋娘认真道:“征兵可是大事,县城里不少有钱人家都没能避开,燕老却能保咱们家周全,肯定花了不少人情和心力。”

顾璋摸摸鼻子,他想到上次做的乌龙透骨膏快用完了,这才在家里做的。

顾大根一把抱起他往回走吃晚饭:“好了,男子汉大丈夫,这点事咱就别往心里去了,服个软哄哄他老人家,行不?”

顾家人打算回家吃晚饭,刚走到家门口。

一辆马车停在了顾家院子前。

姜武从马车上跳下来。

顾璋踌躇上前,探头往马车里看:“师父怎么样了?”

姜武见他这模样,觉得和府里的老爷简直一模一样,他头疼道:“都是老爷让我给你送的东西。”

那就算了,顾璋一下失去兴趣,他跑回院子里,很快从里面搜罗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你来的正好。”顾璋把东西放到姜武怀里,“师父的乌龙透骨膏应该快用完了,我又做了些新的,还有这个,上次师父听我说后山的菌丝,我奶这些天采了些,你带回去……”

姜武额头上冒出黑线:“你就不能自己送去?”

顾璋挪开眼神,看向地面,看向远方。

姜武叹口气,他就不懂这师徒俩怎么想的。

早先一通他听得稀里糊涂的什么水、草、树、雨,老爷就跟被灌了迷魂汤似的非要收徒。

现在莫名其妙闹别扭,他也搞不懂,到底是为什么。

他认命地从马车里拿出单独打包的一袋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叮嘱道:“这是金疮药,老爷说你伤口还没好全,记得给自己上药。这个是……”

“听到了吗?臭小子!”姜武用脚轻轻踢了踢他。

顾璋:“听到了,你记得给师父换药。”

姜武:“……”

油盐不进!

他认命地带着一马车来,最后又带着一马车东西走。

才刚回到燕府,就被燕先梅抓住。

燕老上前两步,急切问道:“小石头看起来怎么样?”

姜武劝道:“老爷既然如此担心,亲自去看看不就好了?”

“小石头还小,您觉得他哪里不好,慢慢教就是。”姜武耐心。

这要是换了他传授徒弟武艺,不听话直接揍一顿就是了,狠狠操练一番,练得没了力气,就什么别的想法都没了。

哪里用得着弄这么麻烦?

燕老瞧了他一眼,也叹口气:“你不懂。”

他想不到办法如何拔出小石头心里的刺,也不知该怎么引导,小石头甚至都不愿意跟他说。

他也终于体会到大哥往日苦恼,教孩子还真没想象中那般简单。

燕老想了想,决定还是要找大哥取取经。

他翻出第不知道多少个信封,与之前每一次都兴奋落笔的心情不同,这次他落笔写下了此刻的困扰。

“见字如晤,兄长近日可好?弟弟有一事想要请教兄长,原来弟弟总为小石头聪慧而高兴,如今却有些烦恼,……”

燕先梅写完后封好信件,递给姜武道:“这封加急送往京城。”

姜武拿着信出门安排。

他在屋子里转了又转,来回踱步,又招来姜武道:“明日你带小石头去城墙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