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爱美食(第3/4页)

顾璋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京城里,这事却被传开了。

谁不爱听些有趣的八卦,在朝花宴的百花囊里拆出了酥炸花生,这可太有趣了!

“那金黄的花生圆滚滚的,还有几颗滚到地上了,也不知顾举子是在哪一家买的,竟好吃到要带到宴会里去。”

“哈哈哈,怎么会拆出花生呢?原来书生郎里也有贪嘴的,不全是圣贤君子。”

……

传得热闹极了,连顾家人都略知一二。

这天。

顾家吃饭时,秋娘问道:“在京城好好的,怎么都说起你贪嘴来?”

一副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又做了什么好事”的表情,毕竟秋娘想起当初在宁都名声传开是因为什么,就忍不住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顾璋:“……”

他也没想到,会传得这么快,连才来京城没太混熟的家人都听说了。

“就是前几日我去的那个朝花宴。”顾璋将那日的事情,简单说了下。

他叮嘱道:“咱家知道就行了,就别去外面说了。反正我皮糙肉厚的,被人调笑两句也不疼不痒的。”

顾家人都点头:“行,咱不出去说,自家人知道就行。”

他们确实都觉得没什么,喜欢吃好吃的怎么了?在王氏和顾老爷子前半辈子苦哈哈的认知里,能吃是福,能吃好吃的,那简直是天大的福气。

“你这次倒是没胡来。”秋娘肯定后,又叹息道,“娘也是进了京城之后,才发现世道竟然对女人有这么多束缚,听说那些高门大户的女孩,除了宴会、跟随长辈出门交友,去寺庙上香这些,平日里连门都不能随便出。”

她还道:“更难的是那些嫁了人的,京城里竟然个个大官都娶好些个,除了正妻有点自由之外,其余嫁进后院的女人,几乎一辈子就只能待在小小一方院子里,不能出门半步。”

秋娘提起的语气,都有些不敢想象。

她自在惯了,怎么也想不到,如果一辈子只能待在小小院落里,会是什么感觉,“岂不是会发疯?”

“真不知道京城里这些大官怎么想的,反正小石头你日后可不许这样。”

“娘可不能拿未来没发生的事情冤枉我。”顾璋道。

顾璋听秋娘讲这些,听出了她对这些的惊讶与不满。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从前一直积极挣钱,想各种法子的秋娘,这次到了京城,反而没动静了。

怕是打心眼里不喜欢京城,也在接触到这些“权利”相关的认知后,怕出去做生意,坏了他的名声,影响了他科举。

顾璋敛眉,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根据大宣律,只有一类女子能披着皮,正当名分地经商,经营手下许多铺子和产业,还不会被判入商籍,更不会对名声有损。

高门大户的掌家夫人、一些生意做大之后迎娶贵女,将产业放到妻子名下脱了商籍的,都是用的这个。

他想,总有机会的。

见顾璋沉思,心中有事的样子,顾大根粗糙的掌心拍拍儿子的肩膀,他笑道:“你师父家帮咱们许多,这点事扛了也就扛了,男娃娃担着点也不怕。”

顾璋弯眉浅笑:“我自然是不怕的。”

把秋娘的事记在心里,顾璋吃着燕府送他的花生,等师父到来。

师父说了,肯定在他放榜前赶到京城。

距离会试放榜的时间越来越近,顾璋发现,关于他的传言热度竟然还没过去。

不知是不是临近放榜,所有人都老实得很,没新鲜事取代他那桩新闻。

倒是许多人一边笑谈大名鼎鼎的顾小举子,竟然是个爱口腹之欲的,一边又叹息:“可惜喽,要是再等三年来,肯定把握更大些。”

金瑎他们三人和顾璋一起来这家店吃饭、聚聚,就听见偶尔一两桌提起顾璋。

他们倒是都知道,顾璋和黎川乡试的时候一样,都写完了,所以并没有太大担心。

反而调侃道:“爱美食的名头,怕是逃不过去了。”

顾璋半点不脸红,没一点不好意思,反而语出惊人道:“谁说我要逃了?我还打算赶着上前认领。”

余庆年三人:???

尽管顾璋总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但上赶着认领这种说好听点叫“爱美食”,说难听点叫“贪嘴”的名声,还是让他们想不通。

余庆年不解问道:“璋弟这样做,所为那般?”

顾璋拿出一本上好的纸张折叠而成册子,理直气壮道:“当然是用这波免费的流量,大赚一笔了。”

黎川和余庆年:“……”

他们是知道璋弟心胸宽广(脸皮厚实)的,但怎么也不敢想,不仅不为流言羞赧,想办法澄清或者淡化,反而还打算利用起来挣钱?

唯有金瑎眼神亮起来:“这还能挣钱?”

说到挣钱,金瑎就不别扭了,他本就没有余庆年重名声,也没有黎川那么严谨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