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瑶光(第2/4页)

盛千琴想想就觉得愤然,心如泡酸汁:“她可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就连朝花宴上已经送错的百花囊,都能冒出个长辈弟子替她解围,不惜为她担下这份贪嘴好吃的名声。”

“小姐,咱等会儿还要随夫人去祝家道喜。”婢女提醒她,想到自小不服输,样样都要争第一的小姐,又安慰道,“祝公子才学亦不俗,还有祝家做后盾,日后定能步步高升,给小姐荣光。”

“我若为男子,岂须靠他给我荣光?”盛千琴拂袖转身离去。

***

游街结束。

顾璋穿着新科进士的官服,在左邻右舍的恭喜声中,和家人一起走进了顾家院子里。

顾大根高兴了一路,乐不可支地想把顾璋举起来,不过这会儿顾璋都一米七了,哪里是轻易能举得动的?

顾大根傻笑着,唇角咧开到耳根,与从前一模一样,眼眶却有些发红:“小石头大了,爹都抱不动了。”

顾璋抱住他,软声道:“我再大也是爹娘的孩子。”

上辈子一个人走,一个人在末世跌跌撞撞地挣扎长大,实在是太苦了,无论血与泪,都没有人心疼他。

他想当有爹娘的孩子,无论走多远,都有人等着他回家。

顾大根笑得胸膛都不住震动:“这么大了,还好意思跟孩子似的撒娇,羞不羞?”

顾璋松开他爹,转头和秋娘告状:“娘,你看爹!”

秋娘眼眶里也盛满喜极而泣的泪水,笑道:“等会娘帮你骂他,帮小石头欺负回来。”

顾璋又抱了抱秋娘,脑袋放在秋娘肩膀上:“娘最好了。”

王氏也在菩萨前喜极道:“菩萨保佑,日后小石头都平平安安,过得顺心如意。”

顾老爷子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他有时候回忆过往,只觉得自己编蚂蚱哄生病大哭的孙子,还是前不久的事情,一晃眼,孙儿都这么大了。

还带他这个从小直不起腰来的老头,成了宁都府人人都认识敬重的农官,如今还到皇城脚下,看到最繁华的京城。

这辈子能如此,即使明天就闭眼,也没什么遗憾了。

***

接下来,就有许多人登门道喜。

顾璋也没闲下来,他要去参加几位宁都友人的宴席,要准备不久后的琼林宴。

不过在这之前,燕老也专门为他办了一场宴席,还邀请了许多相熟的昔日旧友。

宴席中,燕老笑容都没消失过,接受着昔日好友的祝福和恭喜。

“子实能得此子弟,着实让人羡慕。”

“当年科举就没考过你,没想到儿孙也比不过你收的弟子,十六岁就连中六元,真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

燕老高兴得都喝起酒来,连好友邀他请客,他都不推辞。

姜武和顾璋常侍他左右,见他一杯杯喝,顾璋小声劝道:“师父,您少喝点。”

燕先梅:“今儿高兴。”

他已经略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如今身长玉立的顾璋,眼里说不出的欣喜,他手笑着在腰间比划:“当初我见你,你才这么高点,如今都成状元了。”

燕老开这场宴的目的,顾璋心里也是清楚的。

师父这是想把官场人脉介绍给他,官场向来独木难支,若能有长辈照拂,族人相互扶持,路能好走许多。

这场宴会宾主尽欢。

在诸多宾客的瞩目下,燕老将自己的重爱和珍视毫不保留地展示出来。

他笑得一如既往的和煦,看着顾璋道:“如今成了新科进士,日后要沉稳些,师父便给你取个字吧。”

往后在官场行走,总不能再让人直呼其名。

“弟子恭听。”顾璋朝燕先梅执弟子礼。

燕老笑道:“瑶光,你觉得如何?”

宴上宾客,听到这个字,都有些愣住了。

瑶光二字,有许多出处,可不论哪一处,在古籍和文化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从顾璋过往功绩考量,《淮南子·本经训》中有言,“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这个评价和期待,不可谓不重。

瑶光还能比喻白光,象征祥瑞,带来生机与希望。

若从瑶光星这个角度来解读,瑶光星乃吉祥之星,这颗星星自古以来,就代表了人们心中最为美好,最为灿烂的追求和向往。

从星阵角度而言,瑶光还有破军之意,向来指沙场点兵、功勋卓著的将领,是不是还暗指子弟能文能武?

在场宾客都是燕老好友,知道他实事求是的性格,若不是真报有这样的期待和喜爱,是绝不会给人取这个字的。

字,向来都饱含长辈的疼爱和期许。

“师父。”顾璋轻声喊道。

顾璋能连中六元,自然涉猎广泛,熟读经典,同样也和在场宾客一样,想到了这些。

他心中好像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被戳中。

师父是懂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