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贪污(第3/7页)

看人堂而皇之说出这样的话,半点不心虚,顾璋突然觉得,自己的脸皮根本不算厚,简直薄如蝉翼,是再正直善良不过的五好少年了!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账法,他带着户部研究出来的法子,也不可能真的万无一失,只是相对现在的账目,有了足够大的进步,被外行人发觉做假账的可能性更大,没了那份内行人的有恃无恐,敢做假账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顾璋心中打了个转,顿了顿:“这个嘛——”

“明白!”这少东家一副你我有默契的笑容,然后推上来一匣子银票,还有一位身姿丰腴的美婢。

***

京城许多世家都震惊了。

私底下流传得飞快,新科状元顾璋竟是个贪财的!

“他都收了?”这声音压得极低,音调却抑制不住因为惊愕上扬。

“真的,属下亲眼所见!只带了婢女出来,钱都送进去了,还换来了法子,账房先生核验过了,甚是隐秘!”

“没想到那个纨绔竟然还真能办成事。”

这纨绔说就是第一个上门的上水赌坊少东家。

原本谁都没把这人放在眼里,还觉得他上门实在是又冒失又愚蠢。

但他真把钱财送进去之后,还换来了切实有效的法子,实属搅烂了原本就浑浊的水。

如今无论是哪个阵营的人,都觉得雾里看花,什么也看不清!

到底是明盛帝的计谋?还是经此一遭新科状元真的心染了污汁?亦或者顾璋本身就是贪财的?

尽管许多人心中警惕,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谁能抵挡得住那么多钱财的诱惑?

“那小子出身贫寒,怕是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自然惜钱如命。”

“观其平日行事,倒也说得通。”

顾璋平日大手大脚花钱、哪里好玩去哪里,哪里新鲜去哪里,完全不顾贵不贵的行为,竟然神奇的在此处起了效果。

麻痹了不少人的神经,降低了他们的警戒心。

任谁看到这样花钱大手大脚,极尽奢靡,若不是真有才学在身上,怕是与纨绔无异的人,都不会觉得他是个廉洁清正的。

钱也真收了,法子也真给了。

于是敢上门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求平账的法子,有的是求如何隐匿某种收入,还有更大胆的,直接带了一本小额账册过来。

“贿赂”也愈加丰厚,看起来最吸引人的一匣匣金锭,各种古玩字画宝贝,甚至还有人觉得,是他不喜欢丰裕那一挂的,带了别的类型的美人上门。

顾璋来者不拒,一一照单全收,只把美人都拒之门外。

他关门回来,就见秋娘沉着脸坐在中厅前方的太师椅上,顾大根也面色不好的看着一地装着金元宝的匣子。

秋娘皱眉道:“你可不能犯糊涂,皇上待你多好,赏你这么大的宅子,你想玩几天也纵着你,你要是做对不起他的事,那可真是没良心。”

顾大根也道:“小石头你可不能收钱替人办坏事,若你敢当吴县令那种贪官,霍霍百姓,我和你娘宁愿回乡下种田。”

顾璋瞧着秋娘的冷脸,感觉她就差拿一把扫帚,直接大义灭亲打断他的腿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事情解释了个清楚,还抱怨明盛帝,竟然觉得还不够,还要再钓鱼攒攒,顾璋委屈道:“要不我也不会被爹娘误会。”

秋娘听了都觉得大快人心,她一拍儿子脑袋:“瞎说什么,你还抱怨起皇上来了,这叫足智多谋!”

顾璋捂着头,合着他做就是小孩子要管教,明盛帝做就是足智多谋?

双标!

秋娘想到那些出现在府里的女人,面露嫌恶道:“这钱你笔笔都记账记好,暂时收了也就算了,那些婢女瘦马可一个都不能碰。”

一向催婚的秋娘,竟然还有旗帜鲜明唱反调的时候?

也许是顾璋好奇的眼神太明显,秋娘难得讲起了她儿时的经历。

当年不知哪里闹饥荒,有不少人逃难到宁都,人太多了,县城不许进,可施的粥又不够吃,于是有人就起了卖身的心思。

相比自己卖给贩子,当一辈子下人奴婢,选择村里人嫁了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秋娘的继母就是逃难来的一个大户人家丫环,容貌并不出众,可在小山村里已经算不错了。她面慈心黑,把男人哄得团团转,各种让人吃亏的法子一个接一个,让还是小孩的秋娘吃尽了苦楚,还有理没处说。

秋娘:“这样的女人最坏家宅,娶来是会哄着你,但能把家都搅散了。”

尽管只有三言两语,顾璋也能想到她娘儿时受的委屈和磋磨,他当即保证:“我肯定不收,一个都不收,碰都不碰一下!”

还不知道是不是细作呢,他犯傻了才收!

顾璋本来懒洋洋晒太阳的生活,一下陷入了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