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讲座(第3/5页)

具体布置肯定不会全部告知,但顾璋也只是要求:“匈奴探子能知道到什么程度,我只需知道这些就好。”

薛见雷尽管觉得顾璋笑容热情得有些让人发毛,但有薛将军的吩咐,还是认认真真给顾璋讲了起来。

秋收一过,又无匈奴来犯,顾璋倒是没什么其它重要的事,也就一门心思准备起这事来。

还没往薛见雷那跑几次,圣旨就到了!

顾璋总结了关键信息:

他升官了,四品,有点吓人。

皇上给他派了100精兵保护他,也有点吓人。

他爹封了安平侯,有名气有地位有俸禄,唯独没什么实权。她娘也一样,顺着府君继续往上升了一级,他媳妇也有诰命了,反正就是一股脑的头衔往头上放,大大写着“地位很高,莫来惹我。”

最后就是各种御赐的好东西,布料啊、古玩啊、字画啊……看起来都是明盛帝从私库里拿出来的。

也不知是不是从皇子时期起,就存下来的底子。

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顾璋听完摸摸下巴:“怎么还是感觉皇上有点穷?”

他仔细想想,皇帝好像真有点……穷,也不知是不是真命里不带财。

为了避免大的震荡,新账法的推行给了些时间,让官员补齐,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魄力和能力,把陈年旧账全都查一遍,查清楚。

故而新账法的推行,主要是从当年开始,其实也相当于默认往年贪得不多的话,民不举官不究。

从户部开始有大动作到现在,国库里应该刚好富裕一点。

整个国家税收虽然多,但是开销也是巨大的,所有官员的月俸,养衙役,捕头,维持牢狱等必要公共设施,边关打仗,修理河道……能存下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了。

新账法推行过后,应当会多些。

结果还没积攒太久,让明盛帝享受一下兜里有钱的感觉,咣当一下,全给凌云山买单了,又瞬间穷回原来赤贫的时候。

顾璋给明盛帝默哀一秒,写了封折子去“安慰”他,然后欢天喜地地开始和家人庆祝了!

升官了,当然要庆祝!

庆祝完了,酒足饭饱,坐在院子里休息聊天的时候,顾璋忽然发现,这几天他忙着对付匈奴毒药暗算的事,但是回家的时候,竟然也不怎么见到秋娘和顾大根。

起得比他早,回的比他晚,怎么比他这个当官的还忙?

还没等顾璋开口问,秋娘先开口了:“小石头,这个郡君升了一级,是不是多了些可以做的事,给娘讲讲。”

顾璋:!

他娘前些天的时候,还说:“咱不当这个官了,钱和权这些身外之物,哪里有命重要?”

见顾璋脸上惊讶的表情,秋娘解释道:“娘最近在城里转了转,还见了你给周边村子里主持收粮税,发粮种。”她顿了顿,有些叹气,“刚赤府的百姓实在是太难了,吃不饱也穿不暖,还要面对草原时不时来犯的匈奴。”

确实很难,难到进军营这种宁都百姓都抵触抗拒,坚决不要的东西,是他们唯一的、最好的路,难到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余全都是不必要的开销,衣服上也全是补丁。

妇孺小儿老少皆兵,若他们退一步,怯懦一步,就会被凶残的敌人啃食干净,毫不留情。

他们都不惧怕匈奴,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只要拼尽全力,匈奴就会永远被挡在要塞之外。

这多少也感染了些秋娘和顾大根,心中升起一丝豪气和安心,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的听到太多太多数不清的感谢,数不清的期待了。

“顾大人真是个好官。”

“咱们刚赤府能迎来顾大人,这是造了八辈子福啊。”

“等明年我们按照顾大人的安排来,收成可以提高两到三倍,想想晚上睡觉都能乐醒。”

“要是原来有这么多粮食,我们三兄弟说不定都能吃饱长壮,一起入军营杀敌,这样我就能为大哥报仇了!”

“要不是有神仙水,咱们被匈奴伤了,死的人都要多多了,我爹就是用神仙水救回来的!”

……

顾大根和秋娘俩人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见了不知多少对他们面带感激的刚赤府百姓,慢慢有些想法就消散了。

顾璋给讲了讲升了一级之后的变化,比如原来可养兵100,现在则是300,基本就是原来的条件,相应的权力变得更大了些。

秋娘听完后,问道:“这300人,有什么限制吗?能不能从边关因伤要回祖籍的伤兵里选?”

顾璋略惊道:“娘你这是要……?”

顾大根忽然道:“你娘是为了我!”语气有点微微得意。

顾璋:?

顾璋仔细问了问,这才弄清事情原委。

顾大根在城里转悠的时候,偶然看到一群人在练习小战阵,就是许多人配合无间,共同勇猛杀敌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