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难堪(第2/3页)

“有人要害侧妃娘娘?”

老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手上的拂尘甩起,换了个方向。

“娘娘自可细说——此等大事,老奴必要禀告圣上——是何人敢在观兵仪式上对本朝皇妃动手!”

“公公,观兵乃是国之重事,方才结束,父皇重疾方愈,许还得您在身边看顾着。”

燕珝少见地多言,语速有些快。

“李侧妃顽劣跑马,乃是重罪,该当处罚。至于是否被害,此事本王自会查明清楚,向父皇禀明,还请公公让父皇莫要忧心。”

刘公公意味不明笑笑,拂尘一甩,先回去禀告陛下了。

老太监一走,阿枝害怕他会将罪责推到燕珝身上,整个人又摇摇欲坠起来,想要辩白。

“不是……”

不是她顽劣跑马,不是她无礼冲撞,是有人要害她性命,或许也料到如此,纵使她不死,冲撞观兵仪式的罪名也能让她脱一层皮。

“这都是被设计的,并非殿下之责!”

见她轻颤着的手又晃动起来,好像还欲辨明,燕珝转身,面对着她。

好似压下心中的怒火,低声斥责。

“李芸,”他声音未有犹豫,“你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

阿枝怔住。

他叫她李芸。

生分且又疏离,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唤出了她多年未曾听过的名字。

这样冰冷的眼神,那样能够吞噬人的神情,不像是惯常温润的燕珝会有的姿态。

“你说有人害你,可有人证?可有物证?”

燕珝带上几分讥诮,反问。

“茯苓和小顺子俱都知道,是一小太监……”阿枝急急出声,手却被人无情甩开。

“够了。”他打断。

“那都是你的人,自会帮你说话。我且问你,你口中的小太监,人在何处?”

阿枝回头,却因为失力转身又一次摔倒在地上,狼狈地沾染了一身污泥,却并未看见后方有任何人影。

“……是有的,殿下,”她不知该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告诉他方才她的境遇,在马上的多少时间,她都以为自己要死了,“此次非我顽劣……”

“你无人证,可万千将士俱都看见了你独自一人骑马奔来。如此行径,便是当场斩杀也不为过。”

燕珝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并未将她扶起。

这样瞧他,阴翳笼罩住了整个脸庞,看不清楚神情,愈显尊贵漠然。

她费力地仰着头,左肩上的伤口还在汩汩流着血液,许是羽箭刺痛了男人的双目,他闭了闭眼,深叹一口气。

蹲下,按住她的肩膀,在她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修长分明的指节按住羽箭,硬生生将其折断。

虽还未拔出,如此动作却又扯动了伤口,阿枝痛得猛颤,燕珝却站起身来,毫不在意地用手帕拂净手上的鲜血。

“早些回营,回宫后,随我向父皇请罪。”

他站直了身子,在大秦的精锐将士前,冷冷地睨了她一眼。

面上毫无波澜,仿佛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玩物,如今给他招惹了麻烦。

该被丢弃。

“至于你那些为自己脱罪的无稽之谈……日后便莫要再提了。”

话音刚落,他便将沾满鲜血的帕子扔在了她身边,长腿一迈,转身离去。

阿枝看着那帕子悠悠落地,鲜红的血迹覆于其上,心脏好像被人重重扯了一把,喘不上气来。

没有人,没有人相信她。

为什么燕珝要如此对她。

阿枝肩上的剧痛一阵又一阵地刺痛着,几次想要昏厥,却又因为疼痛不得不保持了清醒。

可越是这样的清醒,越让她难堪。

她是女眷,是公主,是晋王侧妃。在场将士无人敢抬眼看她,却正因如此,她更能感受到他们心中对她的鄙夷不屑。

从她身旁经过的每一次冷哼中,或是停留的那一瞬里,亦或是长剑不满地收回剑鞘中的声音中。

她自来是不讨人欢喜的,阿枝又一次认识到。

阿枝闭上双眼,忍住剧痛,她闯了大祸,会连累他。

都是因为她……

茯苓和小顺子终于赶来,见状吓得惊慌,与赶来的宫人将她扶起,由步辇送她回营。

阿枝半身鲜血,半身污泥,发髻散乱,偏偏营帐此前安排得偏远,要经过一大片营帐。

贵人们消息灵通,都听说了消息,有含蓄的尚且背后偷笑,直白的竟自己站了出来,瞧着她被步辇抬着送回去。

一双双好奇讥讽又不加掩饰的眸子从她身上一遍遍扫过,阿枝羞愤欲死,只能死死掐着自己的掌心。

女眷都是熟面孔,阿枝侧过脸,不想直面她们的轻蔑。

她不知道事情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却在泪眼朦胧的时候,在人群中看见一个清丽的身影。

面容从未见过,气质却出尘,身如细柳,月白锦裙勾勒得人亭亭玉立,细长的脖颈让她在人群中宛如一只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