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4页)

对比阴阳怪气的白棋和白书,白启智说话显然中听多了。

姚铃的脸色也缓和下来。

毕竟她特意过来一趟,是想找到刺绣的主人,不是来和白家吵架的。

“姚家钻研刺绣百年,掌握无数种刺绣技法,其中有一种针法,是三十年代时,姚家先辈所创的独门针法。”

“是乱针绣?”白启智猜道。

“白先生知道乱针绣?”

“姚家独门技艺,被誉为华国当代第五大名绣,老头子自然有所耳闻。”白启智道。

姚铃缓缓点了点头。

她还没说出绣法,白启智就能报出乱针绣,可见对姚家的刺绣有一定的了解。

白家两个儿子讨嫌,白老先生倒是不错。

姚铃这样想着,道:“创造乱针绣的先辈不仅擅长传统刺绣,还擅长绘画,学习的还是西方绘画,她将西洋画与中式刺绣结合,摆脱了传统一股刺绣的操作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最终融合成了全新的针法,也就是乱针绣。(注①)。”

“乱针绣的优点是对针线没有太大的讲究,犹如绘画一样,以情刺绣,但相对应地,更加考验刺绣者的功底。想用乱针绣完成一幅作品,至少要刺三层才能完成,第一层铺色,第二层做细,第三层进行精细艺术加工。”

姚铃说着,摊开手中的观音贺寿图,对白启智道:“像这幅观音贺寿图,不论是绣布还是丝线,质感都非常一般,应该是在市场用十分低廉的价格随意购买的,虽然绣布丝线质量不好,但胜在刺绣者功力深厚,运用了丝线和纱线,以针代笔,以丝线为丹青,将绘画和刺绣融为一体,简直妙不可言……”

说着说着,姚铃看着观音贺寿图,又忍不住沉醉其中,连声赞叹起来。

见姚铃看得如痴如醉,白启智也忍不住低下头,仔细观察起来。

其实白棋和白书对刺绣的态度,可以反映出白启智在私底下对刺绣的态度。

和姚家人猜测的差不多,白家人之所以表达出对刺绣的喜好,完全是为了迎合姚家。

只不过白棋和白书在接连受打击的情况下,又小看了姚铃,暴露了本来面目。

而白启智作为商人,为人圆滑周全,既然说自己喜欢刺绣,就得做好表面功夫。

他曾踏踏实实地做过刺绣功课,到现在也还记得一二。

虽然不如姚铃那般看的仔细真切,不过多瞧上几眼,白启智也看出了里头的几分门道:“线条虽多,却杂而不乱,远看更是栩栩如生,确实不像是普通人的作品。”

“何止不是普通人。”姚铃道,“多种刺绣针法里头,乱针绣是最难的,只有像先辈那样,同时擅长刺绣和绘画的人,才可以绣出乱针绣。刺绣与绘画,钻研任意一种,都需要花费数年,更何况两项都擅长。”

姚铃感慨道:“姚家栽培绣工无数,有资格得到乱针绣真传的人百不过一,至少经过十年专业练习的绣工,才有可能独立完成一幅乱针绣,而能够绣出这般意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而且,这幅刺绣里,不仅有乱针绣,有些细节还运用了簇金绣。”

簇金绣是失传的针法,一直到数年前考古挖掘出了唐代进贡给帝王的绣品,才重现天日。

姚铃能够在新一代中夺得魁首头衔,靠的就是她复原了簇金绣,为姚家再得一独门技艺。

目前所有绣工所掌握的簇金绣,都是姚铃亲手传授出去的。

她所再创的簇金绣,自己再熟悉不过。

一看到这幅观音贺寿图,姚铃就可以确定,这个人运用的簇金绣,和她的簇金绣从效果上来看,是相同的,但刺绣的手法却有些微妙的区别。

也就是说,这幅观音贺寿图的刺绣者,不是模仿了姚铃,而是用自己的办法复原了簇金绣,两种绣法,殊途同归!

这让姚铃怎么不震惊!

白启智闻言,试探地道:“这位刺绣者会这么多种姚家独门技艺,姚小姐是想把她找出来,以免家传技艺外泄?”

姚铃摇了摇头:“我说过,这人的刺绣技艺远在我之上,不仅仅因为她会许多姚家才有的针法,更重要的是,我还看到了我从来没见过的针法……也许是她自创的……”

姚铃看向白启智道:“这幅绣品,不论是布料还是丝线,质感都极差,簇金绣使用的是金丝,这幅刺绣的作者显然受材料局限,找不到金丝,只能用铁丝代替……虽然所有原料都是廉价的,但她的技艺却是无价的,我想找到她,邀请她成为姚家的座上宾。”

姚铃话音落下,四周一静,所有人看向观音贺寿图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姚家座上宾是什么概念。

白家巴结姚家这么久,还是小弟的身份,白启智只能勉强和姚铃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