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4页)

苏心怜能够看到未来,对于她而言,好处不仅仅是能预知很多人的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偶尔在未来的画面中,看到了一些零碎的信息,更有助于她判断未来整个世界的大趋势。

她就是利用这些信息,辅助白启智谈成不少桩生意。

这补习学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确实大有可为,成为了一块养肥无数人的大蛋糕。

苏心怜也不是没有眼馋过,但不论苏家还是白家,都是纯粹的商人,压根就没几个学习上的好苗子。

两个家族加起来,成绩最好的还是苏志宇。

苏心怜自己学习成绩不大好,看到字就头痛,这补习班可是要长期和知识打交道的,是她最不耐烦的领域,所以很快就打消念头。

没有想到有一天,苏志宇会走上这条路。

这样也好,苏志宇选择了一条跟他截然相反的道路,姐弟两不仅不会争抢,反而还能互相辅佐。

苏心怜可以给苏志宇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相对应的,等苏志宇那个补习学校弄起来后,人才也可以提供给苏心怜……

越想越觉得有可为,苏心怜看着苏志宇,不自觉点了点头。

苏志宇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苏心怜的表情,见苏心怜点头,显然十分赞同看好自己的想法,苏志宇连忙趁热打铁:“这段时间我不仅写好了计划书,而且补习相关的老师我全都联络好了,就以我学校的同学为主,大家都是师范的学生,以后迟早是要当老师的,绝对有这个教书的资历。

“现在就差在了审批上,还有补习班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是个大问题。想要处理这些问题,说难也不难,就是得向上打通关系,多请客多吃饭,套好交情好办事。吃饭喝酒这些事我可以来,但这吃饭买楼的钱……”

苏心怜看着苏志宇,缓缓道:“我可以给你钱,但你得替我办件事。”

“什么事尽管说,包在我的身上!”苏志宇一喜,立即拍胸保证道。

“还记得凌家么?”苏心怜道。

凌家?

姓凌的人很多,但能被苏心怜特意提出来的,莫非是……

“凌梅那个凌家?”苏志宇道。

“嗯,就那个。”苏心怜点头。

苏志宇的脸微微皱了起来:“好端端地提他们家做什么?”

京都有不少豪门世家,不考虑盛家这种踏上政途的家族,常见的豪门世家中,有像纪家那样自古传承下来的书香豪门,有像白启智这样的后起之秀,也有像姚家那样继承传统的世家。

在财富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纪家这种是最受人尊敬的。

这种传承多年的书香世家,不仅有底蕴,有学识,有文化,而且看似两袖清风,实则家中古董无数,随便拿出来一件都能拍卖出天价。

他们往往与国家的关系极好,但又不涉及政治,始终保持中立的姿态,如此这般才能在多个王朝生存下来,一直延续到现代。

其次就是以姚家为首的这种传统世家了。

这种传统世家和书香世家十分相似,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不同的是书香世家是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骨,也有自己立足的本事,自古君王对有志之士向来礼遇,他们只要愿意效命君王便可,不用逼着他们战队。

传统世家相反,往往与君权捆绑极深,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上一任皇帝手里吃香喝辣,到了下一任皇帝上位,待遇可就大不相同。

像那姚家,当初被赐姓为绣,后来不还是改回了姚么。

不过毕竟能传承上百年,还是有几分自己的本事在手的,比如姚家刺绣享誉天下,如今更是国家认可的非遗传承。

最末流的,约莫就是白家这种了。

白启智是自己白手起家的,虽然手中有不少生意,但要论起真正的底蕴,还是和上头的世家差远了。

白启智还是靠着纪舒华的关系,才勉强能够得上末流。

像苏家这种,连末流都够不上,盘点时都不带苏家玩的。

苏心怜提及的这个凌家,就是跟姚家一样的传统世家。

姚家以刺绣立足,凌家便是用厨艺傍身。

刺绣发展至今,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除此之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注①)。

华国菜系也是同样如此,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华国八大菜,除此之外还有赣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等。

姚家和凌家同为传统世家,不同的是,姚家子孙争气,这些年勤于苦修绣艺,不仅得了自家先辈真传,连其余的绣艺都不放过,通通学来,据说当年那姚晴甚至自创了不少绣艺,堪称一代天才。

姚晴失踪后,姚铃接棒,虽然有些青黄不接,但技艺还在,总归不至于一下子落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