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住在红房子里的“红女巫”(第2/4页)

特拉梅德的球迷们都不用刻意针对客队,只需要为主队加油,就足够让不少客队的球员们感觉到呼吸困难了……毕竟六万人的看台容纳数量对于现在的英超来说,确实可以算的上是很庞大的数量,与之对应的是利兹城的主场佛兰德球场,能够容纳三万人。

但今天在“红房子”里却出了点小意外。

特拉梅德的球迷们发现前来做客的利兹城球员们似乎并没有受到他们所制造出来的声浪的影响。

从比赛一开始,他们就踢得积极主动,完全不像是在客场踢球,倒更像是在他们自己的主场……

如果说球员们的表现可能还是球迷们的错觉,做不得数的话。

那么开场二十六分钟,先进球的反而是客队利兹城,或许就可以让所有人都确定这一事实——今天的利兹城和他们在这一个半赛季里所见过的那支不太一样。

“皮特·威廉姆斯——!!”马修·考克斯拖长声音大喊道。“他接到洛伦佐的头球回做后,用胸部停球灵巧地闪开了柯克!然后拔脚就射!沃克尔没能碰到球!利兹城在客场取得了领先!真是让人意外,先进球的竟然是利兹城!”

看着电视转播画面中狂奔庆祝进球的皮特·威廉姆斯,“白玫瑰”酒吧里的球迷们张开手臂,有节奏的打着拍子,然后跟着这个拍子高声唱:

“皮特!皮特!皮特!皮特!他是我们的天才皮特!皮特!皮特!皮特!皮特!他是永远爱利兹的皮特!啊——皮特·威廉姆斯!啊——皮特·威廉姆斯!”

这是利兹城球迷们为他们所喜爱的球员所创造的加油歌曲,每当球员表现出色的时候,他们就会唱响角色歌。

今天利兹城是客场作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办法去客场,于是只能在电视机前高歌,给球员加油。

※※※

利兹城的球迷们并没有高兴多久。

上半场比赛结束前,特拉梅德的法国前锋帕普·博内特在大禁区角上大力施射,帮助特拉梅德扳平了比分。

下半场刚刚开始之后,特拉梅德的荷兰中场尼克·范代尔夫特用禁区外的一脚低射,再次洞开了利兹城的球门。

“范代尔夫特!!漂亮!!他这脚射门完全压住了高度,足球紧贴着草皮往前窜,加大了门将扑救的难度!面对自己的荷兰同胞,范代尔夫特可一点都没有脚下留情的意思!”

随着比分反超,特拉梅德的球迷们活了过来,他们在看台上又唱又跳,一会儿是给自己球队加油,一会儿用歌声嘲讽利兹城这个小弟弟:

“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冠军联赛!去你们该去的地方!冠军联赛!你们知道我们说的是哪一个!”

紧接着就是一阵巨大的哄笑声。

利兹城在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没什么名气,可以算的上是不折不扣的无名小卒。

按理说他们和曼彻斯特的特拉梅德也应该没什么仇恨——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和特拉梅德鲜有交手机会。

但特拉梅德的球迷们嘲讽起他们来,还是毫不留情。

这和足球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地域仇恨——源自曼彻斯特和利兹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历史恩怨。

英国是传统的养羊大国,欧洲重要的羊毛产地,他们的羊毛一直供应全欧洲。

后来英国在和法国之间的百年战争失败后,决定不再只是单纯出口羊毛,而是大力发展毛纺织业。毛纺业成为了英国的“民族工业”。随着十六世纪圈地运动扩大牧羊场,增加羊毛产量,英国的呢绒出口占据了全部出口商品的百分之七十八。

而当时的利兹就是英国著名的毛纺工业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毛纺产业工人。

利兹城俱乐部的主场名叫“佛兰德球场”,也正彰显了当时利兹毛纺业的发达——佛兰德并不是现在英国的地名,也不是利兹的,而是西欧的一个历史地名。大约相当于如今荷兰的泽兰省、比利时的东弗兰德省、西弗兰德省,和法国的加来海峡省、诺尔省。

这个地方有着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毛纺工人。当年英国的羊毛原料也是运到这里,再出口到整个欧洲的。

英国的毛纺业崛起也是因为挖来了大量佛兰德工人。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所以代表着利兹这座城市的利兹城俱乐部的球场才被叫做“佛兰德”。

而曼彻斯特的崛起则和英国的棉纺织业密不可分。棉纺织业抢的正是毛纺业的市场。

随着曼彻斯特所在的兰开夏郡以东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的棉花开始仿造印度棉布,英国的棉纺织业逐渐步入正轨。再加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珍妮纺织机的发明,棉纺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