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6页)

“小白医生,我家孩子昨天好像吃多了,去医院开了健胃消食药剂,可吃了昨晚还是闹了一夜,又发烧又吐的,早上起来倒是没烧了,可还觉得难受,吃东西也吃不下去。”小孩妈妈昨晚也跟着孩子熬了一夜,眼睑下一片青黑,嘴唇有些干,瞧着气色很差。

“小孩积食没那么快好的。”白苏帮小孩把脉瞧了瞧,虽然吐过,但并没有伤到脾胃,之所以哭个不难,大抵肚子里还积着东西。

白苏轻轻摸了摸小孩的肚子,胀鼓鼓的,“给她吃什么了?”

“粽子。”小孩妈妈说起来都有些气,昨天婆婆趁着她不在家,将冰箱里冻了两三个月的粽子煮来给小孩吃了,还吃了一整个。

难怪。

白苏就猜是这样,“小孩脾胃弱,这类不消化的食物少吃。”

“我知道,可我婆婆说什么都不听。”小孩妈妈也很无奈,上一代和她们的教育观念不同,说了吧老人不高兴,也不听,总是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偷偷做,千防万防都防不住。

“小白大夫,你能帮开点药让她尽快好起来吗?”小孩妈妈是李玉的邻居,自然也知道白苏医术不错,所以今早上看孩子没有好转就直接带孩子来医馆了。

“她的情况还好,不用吃药。”是药三分毒,白苏不想让小孩吃太多药,她指了指隔间里的小床,“你把她放床上,我帮她推拿一下就行。”

“噢噢,好。”小孩妈妈将孩子放到小床上,“乖乖不哭哦。”

白苏先拉起小孩的手,轻轻按住手掌面大鱼际处的板门穴,左右按摩几百次,“平时食欲不好、腹胀积食都可以按按这里,没事儿也可以按一按,帮助消化。”

“之前好像在网上看过。”虽然看过,但很快又忘了,小孩妈妈拿出手机来记下,免得下次又来麻烦医生。

“这个很简单,以后轻微积食自己多按按。”其实还有外劳宫、清胃经、足三里、中脘这些穴位都有助于脾胃,但白苏怕小孩妈妈记混了,还是就记一个最简单的板门穴好了。

分别各按了三四分钟,白苏将小孩放平在床上,双手搓热后帮小孩从中脘往两肋方向推,再揉揉腹部,揉完后小孩子哭闹的声音逐渐变小,只剩下舒服的哼唧声。

小孩妈妈总算是松了口气,“她不哭了。”

“还是小白医生厉害,一按她就不哭了,在家我们也学着揉了揉,可她还是哭哭唧唧的喊不舒服。”

“你要注意轻重,手也要搓热后再覆上去,暖乎乎的她会觉得舒服一点。”白苏又将小孩翻面趴在床上,给她捏了捏背,捏完后小孩儿就不再哭闹,还舒服得睡了过去。

“终于睡着了。”小孩妈妈看女儿不哭了,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她没去动孩子,有些疲惫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短暂的缓一口气,“在家怎么哄都不行,没想到到了您这儿就老实了。”

白苏给小孩按摩时运了力,消食效果快,小孩不难受了自然就困了,“你平时也可以这样帮她按一按,会减少一些积食。”

“好。”小孩妈妈点头应下,“我都记着了。”

“对了小白医生,我可以教其他人吗?”小孩妈妈又说:“我们有个宝妈群,里面小孩都才一岁多,积食情况很多。”

“可以。”小儿推拿不是秘密,白苏乐意让大家多懂一点,小孩儿也少受点罪。

“谢谢啦。”小孩妈妈感激地笑笑,然后发到了群里,很快就有宝妈学了起来,与此同时,也有几个宝妈对白氏医馆上了心。

午后,蝉鸣鼓噪。

白苏趁着没人开始切之前晒干的荷叶,切成拇指大小的碎片,然后装袋存放好。

放好后发现桌上还掉落了几片,白苏捡起来洗了洗,随后泡了个荷叶茶,淡淡的清香散发出来,令摆设陈旧的医馆更加清净了。

但没清净几分钟,有人撑着遮阳伞走了进来,“在营业吗?”

进来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名叫张晶晶,穿着短袖长裤,手臂上戴着冰袖,浑身上下包裹严实,看着是个爱美怕晒的人。

“在。”白苏放下茶杯,指着案桌旁的圈椅,“坐这里。”

“哪里不舒服?”

张晶晶坐到椅子上,然后扯掉冰袖,露出了长满淡红色疙瘩的手臂,“我得荨麻疹了。”

“吃了抗过敏药,稍微好一点又开始瘙痒,身上好多地方都被我抓破皮了。” 她说着又忍不住挠了挠胳膊,“我用肥皂水洗了洗,倒是有点效,可是好一些后又复发。”

白苏仔细瞧了瞧,确实是风疹,“有多长时间了?”

“有三四个月了。”张晶晶说着又挠了挠胳膊,“当时去打了一针疫苗,打完之后就发了高烧,随后身体素质就不行了,然后陆陆续续地就开始起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