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4/6页)

白苏没多管他,吃过早饭后将需要用到的书、银针、药方笺搬到大堂,再给自己泡一壶早茶,等八点一到便打开了门。

门一开,排队的病人就都涌了进来,“小白医生早。”

“我进来是买膏药的。”

“我昨儿针灸肩膀好多了,今天再来针灸一次。”

“只买膏药的直接排队到程冬冬那儿,只针灸的先坐在椅子上等我一下,需要号脉看病的排我这里,抓药收钱找何信。”白苏简单分号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多了一个人,医馆明显轻松许多,不到三个小时上午来排队的人就都看完病离开了。

王婆婆出来买东西,看到门口已经没人了,于是走过来说道:“今儿好快。”

何信解释:“程冬冬一直帮忙抓药,所以快了很多。”

“那真是太好了。”王婆婆就担心白苏像昨天一样忙得中午饭都没时间吃,“人多就是力量大,小伙子也不错。”

程冬冬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袋,小镇上的婆婆们咋都这么好哦。

白苏早就习以为常,“王婆婆才出去买菜?”

王婆婆点头:“对啊,本来说在菜园里随便摘点菜吃的,可你王爷爷非说想吃凉拌猪耳朵,我就只能出去买一个了。”

程冬冬有点馋:“凉拌猪耳朵好吃。”

白苏看何信似乎也想吃,于是请王婆婆帮忙代买一份:“那您也顺便帮我们买一个回来吧,再买一斤五花肉。”

“好,我这就去。”王婆婆转身出去时,门口又有一个老太太走进来。

老太太拽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进来:“小白医生。”

“你老慢点。”何信上前去搀扶着老太太坐到椅子上。

“谢谢你啊小伙子。”老太太拿出帕子,捂着嘴巴咳嗽了两声。

“感冒了?”白苏问老太太。

老太太点点头,“前些天不是下了场大雨吗?就那一天忽然着凉了,这都小十天了,还有点咳,身上也疲软无力,我女儿担心我,非让我来看看。”

“那我帮你把把脉。”白苏把着脉,脉象浮紧,疲软无力,有结代。

她看了看外面没人,于是又看向一直守在旁边的程冬冬和何信,于是问老太太:“我这儿有两学徒,我想让他们也帮你把把脉,可以吗?”

“可以,不耽误你事儿就行。”老太太也是过来人,以前是学裁缝的,师父不能只领进门,还得多让他们学着做才行,光是眼睛看可学不会。

“不耽误,希望没耽误你的事儿。”上午忙,白苏也没办法让两人一一来摸脉,现在人少可以试一试。

程冬冬有些欣喜,没想到刚来就可以摸脉了,真好。

何信则十分紧张,因为他还只给自己、小师姐和家人摸过,只知道个大概,等会儿没摸好,小师姐会不会生气啊?

“你们试试。”白苏让出位置,让两人分别试一试。

等两人一一摸过后,白苏问两人,“脉象如何?”

何信说道:“好像有点浮,还很弱,感觉很严重。”

白苏颔首,看向程冬冬,“你呢?”

程冬冬说:“我觉得还有点紧,风寒就是脉象浮紧,还很细弱,,脾胃很虚弱。”

白苏多看了他一眼,没有吱声,“你们觉得怎么对症下药?”

何信想了想,斟酌说道:“她说身体疲惫,可以用点小柴胡汤?”

程冬冬则说:“不对,她很虚弱,应该用麻黄汤。”

白苏笑笑,语气却很冷淡,“看来你们俩都将太阳病背得很熟。”

“是啊。”程冬冬丝毫不觉得有问题,立即将太阳病的内容背了出来,“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而肋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④

白苏挑眉问两人:“这话如何辩证?”

程冬冬仔细想了想,做了个简单文言文翻译,意思就是太阳病过去十日了,外表的病症已经没了,但脉象浮细喜欢卧床,如果有胸闷肋骨疼就用小柴胡汤,要是脉象虚浮就用麻黄汤:“老太太就是脉象浮,必须重用麻花汤。”

程冬冬说得有点浅,白苏转头看向何信。

何信想了想也说了太阳伤寒的用药,不过提了下为何邪气侵入的原因,侵入后除了伤寒症状会导致脾胃问题,如有还需要调理,以免影响阴阳营卫之气,所以他认为应该调理脾胃。

白苏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们再想想?”

程冬冬怔了怔,是要考虑这些吗?他又顺着何信的思路想了想,“难道不是寒气去侵,是身体脾胃问题导致的?”

“不是,是身体不好,才被寒气入侵,才导致情况更严重。”何信觉得是这样的。

两人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开始了讨论。

“……”白苏看向老太太,“抱歉,让你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