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3页)

但在上书房里,里面的都是较为幼小的阿哥,满打满算加上九阿哥和十阿哥也才五个阿哥,因而两兄弟在上书房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偶尔被八哥带出宫在府邸玩上好几个时辰,如果不发生后来的事,这日子还能再过一阵子,毕竟两个阿哥距离成亲还有好些年——

年底之时,面对噶尔丹的拒不投降,清朝是无可奈何,毕竟一个死活都不能啃下的硬骨头,就算牙口再好也不能将牙齿磕烂了吧,唯有让噶尔丹再次见到大清的厉害,这硬骨头才可能自动掉落。

皇上携带着几个成年的阿哥放心去上巡幸宁夏,作再一次亲征噶尔丹之意,上次都能将噶尔丹打得头破血流的,这次亲征自然是充满信心的,带上的也全都是已成年的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的皆在其中。

皇太子也同样留下来监国——经过一段时日的观察,康熙认为自己这个继承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明事理能善断,于治国理事上不说一等一的好,起码也将自己的手段学了个五成熟,因而他就像上次亲征噶尔丹一样放心将监国的重职交给太子,自己则全身心将精神放在巡幸一事上。

只是这次结果就不如上次那么好了,监国重事本就是皇上交予自己继承人的一项信任,太子上次监国将事儿办得极好,只除了放任太子妃与皇贵妃夺权一事,可这在康熙眼中算不得什么大事,这又不是太子做的事,且太子妃将来会是大清国母,与皇贵妃争夺后宫宫权本就在他放任之内。

不然康熙不会将奉旨监国这么大的重职交给太子,也不会在那之后感慨自己要交权给太子的将来,还有将各个阿哥封爵以及后宫大封,这都是在交权给太子之前的私心作祟,毕竟他除了是太子的皇阿玛外,还是后妃的夫君和诸位阿哥的皇阿玛。

然而太子已经晓得了奉旨监国的好处——那是相当于将自己放在一个土皇帝的身份,在自己的领地里可以放纵自我,这是自己二十多年来都未曾经历过的自由,太子便任自己在监国时接近一些不应当接近的人。

像是刑部负责关押的犯人,以及东宫里的一些仆人,这些人偏偏是相貌极为不错之人,只是不同于世人对男子外貌英俊的主流看法,用一个词便可明了——面如好女,由此可想而知太子是拿这些犯人或是仆人做什么了。

这些事本来还隐瞒的极好的,刑部有太子的人,会帮忙打掩护,而东宫是太子的领地,谁也不可能说出这事,可偏偏错漏是发生在那些仆人身上,这事太子玩的花,不光放纵自己,还放纵了东宫里的奴才,让其恃宠生骄,这宫里光看太子不顺眼的人何止一个,这下子哪会瞒得住,若是满后宫有心思谋求太子位置的阿哥多了,阿哥们的生母哪会不帮忙对付太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之一,但问题偏偏是太子放纵后,这事便悄然传开了——

在知道的当天夜里,惠妃铁青着脸色拉上宣妃,以及面色同样难看的宜妃和神色可怖的荣妃一道来了永和宫。

在皇贵妃尚被禁足之时,乌雅贵妃就是话事权最高之人,毕竟贵妃之下是四妃,四妃作为接揽了皇贵妃大部分宫权的妃子,自然是得要为后宫发生的事负责,而东宫也算是在后宫的范畴内了。

芷嫣被匆匆叫醒,面色也不大好看,在披了外肩后,冷着脸将四妃迎进宫了。

她老早就听闻一些口风了,但都不当作一回事,她是最没有理由主动拆穿太子的宫妃,且皇贵妃的宫权都下放了,她想不理会这事便不理会,谁也说不得她,而且这件事一旦碰上了就没那么容易撇干净了,毕竟这可是关乎国体之事——皇上悉心培养的太子竟会犯下如此过错,真是辜负皇上的一旦心机。

但四妃既然已经找上门来了,便是证明宫中高位都清楚这件事的,而且她还是被动受理这事,她在皇上面前还可做坐观垂钓者,且让她看看四妃是怎么想这事的吧。

芷嫣垂下头,慢慢倒着茶水。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