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页)

八福晋心里满是感慨,眼见四哥府邸都有三个儿女了,就她这边迟迟还没怀上,唯一一个怀上的喜塔腊氏是让她又爱又恨,爱她能生下孩子,不必让八爷府成为六阿哥那样迟迟不得子女的局面,又恨她占了自己将来嫡子嫡女的排行,这种种情绪复杂之极,倒让她对喜塔腊氏的孩子没什么期待感。

相比之下,对四嫂带来的侄女就多了几分喜爱。

四福晋目光柔和,说起自己府邸之事,“额娘,瓜尔佳氏已到要临产时候了,若这胎是个阿哥也是好的,爷就有两个阿哥了,身下子嗣也不必寥寥数个。”

瓜尔佳氏固然与她有仇,但孩子却是无辜的,况且爷在府邸聚少离多,她巴不得爷多出几个阿哥,将来也能防止有人说闲话,说她四福晋不干人事,光做一副贤惠之态,实则是恶毒心肠。

这样也好,芷嫣点了点头,她听说胤禩的格格也快生孩子了,正好到时候给她添一双孙儿,格格也好,阿哥也好,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是儿是女相比于孩子平安而言一点都不重要,丧子之痛才是最痛苦的。

“本宫有些乏了。”芷嫣笑道,让家桃把大格格抱走,自己则是虚虚搂着小女儿在贵妃椅上合上眼睛,她今儿确实是有点困了,除了因为大晚上的起身,还有一大早起来应付差事的疲累,还好小女儿也够听话,在她闭上眼睛后还乖乖的贴在她怀里没有动静。

至于她为何一大早起来叫儿媳妇过来打发时间,那就得说起三妃的动静了,这不给自己找点事,旁人还真以为她想看戏了。

乌拉那拉氏和富察氏对视一眼,纷纷将声音压低了。

……

延禧宫等主位与毓庆宫对上了。

一夜过去,东宫发生大事了成为后宫所有妃子的共识,偏偏分位最高的皇贵妃没有动静,乌雅贵妃也没有动静,就四妃之三有了动静。

而且算算日子,皇上也要归来了,宫里的动静早就被皇上亲信传给皇上了,就不知皇上该做出什么反应了。

惠妃冷着脸色,硬是在毓庆宫将几个闹事的太监都关押起来了,太子固然是行监国之职,但她们身为太子的庶母,断然没有被冒犯的道理,因而她就算是当面将太子的几个奴才给关起来也正常,谁叫她现在是妃首,要是威风不够,指不定旁人怎么想了。

荣妃是最配合惠妃行动的人,她们太想将太子拉下来了,在这种事上没有手软的可能。

而宜妃姑且算作半看形势半办事,也算是差强人意应付过去了。

至于远在宁夏的康熙在接到信件时,目眦欲裂,差点没将信给撕毁了,他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太子竟是在宫里犯下此等错误,辜负了他的信任,也让他心里一阵阵难堪!

他闭了闭眼,问道:“梁九功,宫中行事者是谁?”将这事揭露出来的人总有个领头吧。

梁九功犹豫了一会儿道:“是惠妃、荣妃和宜妃三位娘娘,贵妃娘娘起初被三妃一块叫来处理这事,只是不知是何等缘故,贵妃娘娘并没有参与进去,奴才猜想或许就贵妃娘娘没有亲眼看到太子……所以不相信三妃的话语。”

他已经尽量给贵妃娘娘说好话了,这事后宫妃子不参与进去最好,贵妃娘娘明白这个道理,更没有沾浑水,如此,他给贵妃娘娘行个方便又如何。

梁九功几乎是下意识就想起贵妃的三个阿哥,他有一种预感,贵妃娘娘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很好。”康熙转动着佛珠,面色稍霁,这宫里还是有个明事理之人的,还是爱妃懂事。

“传朕旨令,让三妃将此事隐瞒住,不得有任何流言传遍紫禁城,也不得让宫里妃子都得知此事,等朕回去再处置此事。”

不管怎么说,太子的名声是最先要护好的。

就算康熙再不想承认,为了大清江山稳固,他心里就算再恼恨这个逆子行径悖乱,都得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有重来的机会,只是太子啊……

康熙眼中闪过一抹不快,他这个皇阿玛还在,太子竟敢仗着自己监国胡乱行事了,倘若有一天他将大清江山交给太子,太子岂不是——不会的!

想到那个可能,他下意识否决,他费尽心思培养的太子不至于如此,但他心里终究是起了一丝涟漪,又回想起初次亲征时他病倒途中,而太子过来看他时,脸上没有带着一分担忧……

……

紫禁城留有皇上的亲信,因而这事很快就从三妃手中换了人掌控,而惠妃等人还得帮太子隐瞒住这事,免得后宫妃子都知道这事。

惠妃整个人差点没被气疯,心心念念的扳倒太子一说成了假象,她还得帮她厌恶的皇太子收拾收尾。

荣妃面无表情,将人证物证这些都交给皇上亲信了,毕竟这是皇上命令,她不过是后宫妃子,弄不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