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3页)

近来宫中的情形他又不是不清楚,贵妃和惠妃那几个高位可是恼怒的很啊,不光在宫里不配合太子妃行事了,还反客为主将太子妃的宫权要到手,他也不知该如何说这几位高位的胆大妄为,也怕这宫里会迎来一场大波折,在皇上身边伺候不易啊。

且皇上近来也是少有进后宫的时候了,并不仅仅在各宫高位“欺压”太子妃时就守在乾清宫批改朝政,而是在太子长子犯下严重的过错时就没怎么出去过了,也不知道是在跟谁怄气,也可能是纯粹失望于太子的不理事且甩手掌柜作态。

反正皇上这阵子状态是没有以往那么喜形于色了,所有情绪都内敛,梁九功总觉得皇上心思好似更深沉了,让他再也探究不出一丝真假,也或者是有真也有假。

兴许贵妃娘娘在这儿能看出一二,可想着贵妃主子这阵子在宫里的风头一点都不弱,应该是没有心思放在皇上身上了,梁九功又叹了一声,甭管是谁,让皇上变了神色就好。

他这心是受不得皇上时不时的冷眼以对。

梁九功在心里摇了摇头,却看见皇上停下来批改折子的动作,问道:“贵妃那儿怎么了?”

梁九功一愣,迅速反应过来,“贵妃娘娘现在应该和惠妃、宜妃、荣妃这三位娘娘在永和宫商量事情。”不知是宫权还是继续欺压太子妃的事了。

康熙摇了摇头,“她倒是舒坦了。”

梁九功下意识琢磨这话,也没看出皇上是什么意思,但是看着皇上好像没有对贵妃主儿生气?

也是,毕竟是宠了那么多年的妃子,怎么说都比太子妃那边的关系好,且贵妃还代表了皇上的脸面,皇上也不可能真对贵妃生气,自己的妃子和孙子到底是内人和亲人的关系,光是亲密程度就不同,孙子那么多,宫里的贵妃就只有一个。

康熙等了一会儿,还是没等到梁九功出声,一回头就看见他似是发怔的神情,不禁怒道:“梁九功。”

梁九功打了个寒颤,“在,皇上,奴才在呢。”

“贵妃、贵妃就没有给朕带来一些话。”康熙瞥了他一眼,眼里还有些不快。

贵妃娘娘近来不是在忙夺回宫权一事吗,防着皇上都来不及了,哪还会注意皇上这边的动静,可皇上这么问,肯定是想听到肯定的答复。

梁九功一时间有些疑难了,不知自己该怎么回答,便折中道:“贵妃娘娘没有带话来,但是贵妃娘娘近来派人到乾清宫打量的次数多了,兴许是怕皇上生她气吧。”

这宫权易主又不是说笑的。

“哼,她还怕朕生她气?胆子较起以往来真是大了不知多少。”康熙哼笑了一声,一会儿在他面前胆子小的很,一会儿又胆大极了,真不知道她是怕朕还是放心朕,后宫的女子加起来都没她这么反复的。

说着说着康熙就莫名陷入一种感叹中了,“以往她都是不沾后宫事的,别人出了多大热闹也不管。”

上次太子行径悖乱一事贵妃是高位中少有的不理事之人,芷嫣对太子的事没有任何心思,伸手理会那事的也只有三妃罢了,现在为了阿哥所的几个小阿哥竟是对太子妃存了打压的心思,可见是毓庆宫将她逼急了。

康熙揉了揉头,他确实是对贵妃的擅自行事没什么生气的感觉,他也难得想着自己是不是太早放权了,将后宫之权交给太子妃,哪能不是灭了自己妃子意气,本来也应该是等太子即位后再将宫权交给太子妃的。

是他之前太放心太子了,也太纵容太子了。

念及太子,康熙的面色冷了冷,他仍是不愿相信自己悉心培养、无处不周道的太子竟是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无视兄弟情谊,眼里也没有他这个皇阿玛,满心思扎进党派势力中,这还是一个皇太子的姿态吗?

他培养了他数十年,竟是眼睁睁看着他放浪形骸,一日比一日不得他心。

但无论如何,太子现在都还是太子,是大清国一国的储君,万万不得出任何问题。

康熙始终都不愿承认他已经将其他阿哥看在眼里了,他心绪漂移,目光又转回了眼前的御案上,想到他已经有些时日没有见到贵妃了,便开口说道:“梁九功,备驾永和宫。”

作者有话说: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