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等等。”胤禵终于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了,他看着胤禛,这个皇上亲封的雍郡王,一时间眼神闪烁不定,“四哥,你是起了——”那个心思对吧。

“你想的很对。”胤禛淡淡道,“都是皇子阿哥,没理由爷争不得吧。”

可那条路可不好走啊,且不说京师里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太子,谋求那个位置必定被人说是立身不正,就说这么多兄弟,可不好斗啊。

十四叹了一口气,“都随你吧,额娘小爷会好好照顾的,你别将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就是了。”一招不慎四哥一家子被流亡的可能性也不低。

不知道八哥有没有这个意思,他总觉得他们三兄弟都不是安分的,他姑且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是就算将来要和四哥争,他也能笃定将额娘安置好,但是几个兄弟就顾不及了。

“瞧你这副样子,苏培盛,带他下去更衣吧。”胤禩摇头,看不惯他突然垂头丧气的样子,让苏培盛将他带下去,随后接着胤禛方才的话语,“四哥,不止这一点吧,京师里可不缺聪明人啊。”

“你猜的不错,年羹尧于武学上是个厉害的,是个不错的将才。”

胤禩瞳孔一缩,心里明白四哥的意思了,文武皆全者不少,但在两道都有长进者少,眼下年羹尧能因才学被皇阿玛起用,将来因武学大放光彩也不是不可能。“届时可就是一方有兵权的将领了。”

他了解皇阿玛的性子,对有才之人那是一个不惜代价重用啊。

只是唯一一个缺点便是这年羹尧当初既然能做出投递多家帖子之事,将来培养成了说不定就便宜其他人了。

但抬眼见四哥心情不错的样子,他便觉得四哥定是将这种情况考虑在内了,不然也不会与年羹尧保持一个表面不冷不淡的关系,该着急的应该是年羹尧吧。

毕竟年羹尧年纪轻轻,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为皇阿玛效力是挺好的,但是他一看这人的眼睛就知道年羹尧绝对不想局限在皇阿玛处,皇阿玛的年纪已经大了,而年羹尧还年轻,毕竟比起平步青云,还是一步登天的好处和挑战性更大,选对了主儿,就是全族人都抬旗的能耐。

届时年羹尧会自动自觉加强与四哥的联系吧,像是联姻什么的。

想到这,胤禩诡异的看了两眼四哥,这大好福气给了四哥,不知四哥会不会要,不过想想四哥后院是他们兄弟几个里最乱的那个,他便觉得四哥可能不大在乎这种事了。

不外乎一个道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永和宫,芷嫣将一天的宫务都处置完了以后,时不时抬头问向几个出去打探消息的奴才,都是回了“十四爷还未归来”的话语。

芷嫣的表情由原先的期待变成现在的面无表情,不光心里被气笑了,还觉得十四太没意思了,以后就别说当一个孝顺儿子了,光孝顺儿子能做到的,他都做不到。

只是半响后,十四终究还是给永和宫递了消息,还是以书信形式的——说是他今晚就留宿在四哥府上了,还请额娘不要担心,于婚事一道,他也会好好待嫡福晋的,绝对不胡作非为了。

看完芷嫣心里的气也出来了,她也不是多在意十四听不听话这事,她只是觉得这最后一个亲生的孩子要离她而去,她总想着做什么事好一补心里遗憾。

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尽管膝下还有一个十一公主要养着,但亲生的和非亲生的总有些不同,她眼看着十四要成亲了,这最后一个亲生子嗣要出宫了,心里就涌上说不出来的滋味,她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的,就那种遗憾中又不舍的情感。

她心想她可能是太过代入额娘这个角色了,就像子女成家立业后那些辛辛苦苦在家里等待儿女归来的父母,若是让她来评价自己这种心态,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情了。

以往她可能也有这种心态,但是没有表露出来,自然也就没有被自己察觉,毕竟那时候儿子娶妻女儿下嫁都是前头几个孩子的事,而非最后这个小儿子十四。

芷嫣勉强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她总要习惯的,或者说,她不全为孩子活的,她也有自己的人生,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她就不必整天挂念他们了。

她独自嘀咕了一会儿,便自然而然想到了皇上,果然,说到为自己而活,还得有个人帮忙梳理心情吧,她和皇上相处时的心情不错,而且皇上也不是她儿女辈的人物,不至于让她抱有慈母心态看待,还是老夫老妻的说起话来最带劲了。

有了目标转移注意力,芷嫣不由看向一旁默默站着的云琳,开口问道:“云琳,你可清楚这个时节最适合滋补人体的汤水吗?”

云琳先是愣了一会儿,马上反应过来,眼底带着些许雀跃,这可是娘娘头一回问到她擅长的事,“娘娘,您可就问对人了,让奴婢想想啊,这个时节的……阿胶红枣乌鸡汤、玉竹百合鹌鹑汤,还有黄精枸杞牛尾汤、四物汤和八珍汤等等,娘娘您要想少许汤水,可先让奴婢给您煮了这些汤水,更多的就得到御膳房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