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第3/6页)

的确,谢锦安这些年在宫里的遭遇——没有妃嫔想抚养长大,不受皇帝待见,被兄弟们暗中排挤,甚至被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欺辱过,皆是因为当年罗国公之事。

她就低头掩饰尴尬,先将那张纸上的内容看完。

待看到那一句“美貌出众”时,太后自觉找到了根源,就语重心长道:“锦安呐,你还年轻,可也要知道娶妻娶贤……”

她一语尚未说完,就见眼前这个一向嘴巴乖觉的孙子抬起眼帘,朝着她弯眉一笑,似乎和平常说话逗她笑一样。

只是那长眉弯度浅浅,唇角弧度淡淡,连笑起来会漾着涟漪的眸子都像变成了一潭深水。

“皇祖母,顾二小姐性子良善,必然会是位贤德的好妻子。”谢锦安打断了太后的话,嗓音中有些许微凉的无奈:“至于宁小姐,实在是和孙儿不大合适。”

太后沉默了下来。

倒是她忘了,她这孙儿只是闲散度日,并不是蠢钝无能。

有时候他看人看事情,比她这经年的眼睛还要厉害。

“孙儿自然知道皇祖母的难处。”谢锦安轻声道:“如今世家中,也有那等想要保全自身、置身事外的世家,若说是宗亲里,亦不缺乏身份贵重、自在逍遥的。”

“便是单论长宁侯府上,孙儿观长宁侯那几位渐渐长成的孙子,也有聪明可塑之材。”

“况且孙儿相信,皇祖母必定能长命百岁,何愁母家不兴盛?”

“这些话,满皇宫里,也就只有你会这样细细同哀家说了。”太后长长叹息了一句,眼中隐约泛起几分泪光。

深宫寂寞,即便她熬成了太后,也时常觉着孤独。

当初要了谢锦安来抚养,一是见着这孙儿孤苦伶仃,十分可怜,二是为宽解自己的独身寂寥。

而养到现在,已经是放不下的偏心了。

也是这宫中其余儿媳和孙子孙女们对自己不过尔尔的缘故。

甚至不如没有血缘的康阳郡主孝顺关心。

谢锦安将帕子递给太后拭泪——太后总是容易触动衷肠、情难自禁,让他养成了面见太后、定然要随身携带帕子的习惯。

“祖母放心,孙儿往后几十年,都这样说给您听。”谢锦安顿了顿,补充道:“……和顾二小姐一道儿。”

“好吧,你既然喜欢,哀家也不多加阻拦。”太后抹去了眼泪,又是端正持肃的模样:“只是,在哀家为你赐婚前,总要见一见那位顾二小姐。”

她心中总有些担心,是谢锦安年轻,一时冲动,认人不清。

最亲近孙儿的王妃,她可要好好掌过眼,才放心呢。

谢锦安眼中划过深深的愉悦笑意:“皇祖母放心,孙儿打赌,一见着顾二小姐,您就会喜欢的。”

没人会不喜欢阿菀的。

太后嗔了一眼谢锦安,对李嬷嬷道:“你瞧瞧,事情还没定下来,就这样偏心了。”

李嬷嬷憨笑道:“可见顾二小姐着实个可人儿。”

谢锦安又细细说了几句,见太后皆是应下,就含笑行礼告退。

*

顾菀沐浴洗梳完,只觉得浑身上下神清气爽。

用了一小盅清鸡汤下的细面后,更是胃中舒服妥帖。

琉璃和琥珀交代了珍珠珊瑚好生看住院门,又关紧了屋门,这才放心地双双进屋。

“小姐,游园宴上发生了何事?”琥珀有些焦急地问道。

她见小姐那幅模样,心中十分担忧,趁着伺候小姐沐浴的时候,悄悄看了眼。

看小姐身上白嫩如初雪,没有旁的痕迹,才放下心来。

琥珀问罢,一旁的琉璃又有些担心道:“奴婢方才听见前头传来管家的吆喝,恐怕是老夫人他们回来了呢,小姐难道不去迎接么?”

顾菀轻声道:“不着急,我先同你们讲一讲,这游园宴上发生了何事。”

她将事情经过简略讲了一边,自然省略了与谢锦安的那一段,也不曾说谢锦安的允诺。

最后再将自己的猜测缓缓道来:“……这府中,莫约除了祖母和四妹妹,其他人都是参与进来的。”

琉璃已经听得震惊在原地。

琥珀则是十分愤慨,一向稳重的她当即失声道:“国公爷和夫人怎得能这样!”

还有大小姐和三小姐,同为女子,是如何忍心做出这样毁去她家小姐名声和贞节的事情!

“他们有什么不能,横竖一个不把我当女儿,另一个早就恨不得除掉我。”顾菀挽了挽鬓边垂下的青丝,云淡风轻地笑道:“反正我已经不把他们当作父母了。”

既然这样对她,往后也就怨不得她无情了。

守在门外的珍珠轻轻敲了敲门,扬声道:“小姐,前头来了人,说国公爷和老夫人马车已经是到了门口了。”

顾菀便起了身,漫不经心地应下:“我即刻便去——琉璃,你陪着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