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第3/4页)

甚至在顾菀等人行礼的时候,皇上还颇为不适地咳嗽了两声。

让太子和武王争着上前讲述关怀。

同时引来太后的皱眉关心:“前几日哀家还嘱咐皇帝好生注意保养,怎地昨晚熬夜批折子,连外衫都不披一件,以至于今日燃了些风寒。”

罗寿立时下跪请罪,求太后宽恕自己的失职之罪。

“罗寿曾出言提醒,是儿臣自己不当心。”皇上对太后低头应错,挥挥手让罗寿起来:“母后且消消气,今日是祈寿的好日子——儿臣到时候为母后祈百年岁数,健康长乐。”

这一番话说得让太后喜笑颜开,将这话题略过。

“时辰到了,开宫门,允命妇们进宫。”太后眼扫过李皇后,嗓音中不自觉带了一分威严冷意,复又缓和:“皇帝带着诸位皇子,去前头乾清门带引朝臣们往祈天台去罢。”

皇上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疏缓喉间的不适,一双龙眼扫过彼此间气氛剑拔弩张的太子与武王,最后落在敛眉静站、搀扶了一把四皇子、使其免于跌倒的谢锦安身上。

再开口时,一向低沉的声音温和了不少:“你们随朕走罢。今日场面严肃重大,你们身为皇子,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如此说教了一通,皇上才带着四位皇子离去。

临走时,谢锦安用那双好看的桃花眸子对太后眨了眨,有几分请求的意味。

太后无奈地一笑,和颜悦色地将顾菀与康阳郡主招到身边。

立在太后身边的柔安公主露出个颇惊喜的笑。

她自从得了帮着太后协理六宫的允准,就立刻抓住了机会,讨了太后喜欢,亦锻炼了自己的本事,在后宫中立了足,过的日子比从前尊贵了不少。

对着顾菀与康阳郡主的态度却并不变化,一如既往的和气热情。

皇后眼热热地望着这边轻松说笑的场景,再看底下窃窃私语的宗室命妇,不可避免地想起昨夜才见过的、被禁足在公主府的永福——身形消瘦、神情凄凄,每日哭得眼睛都要肿了。偏偏那腹中日渐显怀,将永福公主折磨得吃了吐、吐了吃,更是时时恶心不已。

想到此,皇后心中不由暗恨:这一群人,当时是如何挑唆巴结永福的,她都看在眼里!此刻见了永福落难,竟是这样没心没肺!

还有那个名唤顾菀的狐媚子与镇国公府,等太子登基,她要将这些人全都抄家圈禁,体验一下永福受的苦楚!

不管心中如何咬牙切齿,皇后忌惮后宫中虎视眈眈的德妃淑妃,此刻只能尽力扬起端庄淑容的笑容,将一切都安排下去。

等所有宗亲官宦之家的女眷都进来行完礼、并安坐闲语片刻后,太后就掐着时辰起身,领着众人浩浩荡荡往祈天台去。

皇上立于高台中央,其下自高到低立着皇子与重臣。

至第二级平台分流,由太后立于最前,皇后次之,剩余命妇小姐、官员臣工,俱是按照登基而站,中间隔开五人之距,以示男女有别。

顾菀与靖北王妃一块儿,站在皇后之下。

有晴好的日光沐浴而下,映着玉白色砖石的低面,目光流转间,就有流水似的金光,好似祈祷时从天边倾斜下的神迹。

趁着祈天仪式还未正式开始,顾菀悄悄地抬起眼睫,往上撩了一眼。

不必仔细寻找,她一眼就看见了谢锦安颀长隽秀的背影——他身着收腰朝服,隐约可见劲瘦的腰腹,被顾菀艳羡的如墨发丝由玉钗挽起,完全掩去了从前玩世不恭的气质。

谢锦安就那样默默地立在上头数十背影之中,是这般贵气吸睛,将身侧的太子武王都比了下去。

顾菀明眸一弯,心头掠过一分自豪,抿唇露出个甜笑。

这抹似饮了果子蜜的笑意,直到礼部尚书扬声宣布仪式开始时,才渐渐淡了下去。

之后的祈天仪式皆是一切顺利。

惟有在最后上香时,因皇上喉间不适、短暂地咳嗽两下而稍有停顿,却是无伤大雅。

仪式的所有步骤完毕,皇上便将手中的三炷线香置于台上的青铜鎏金双龙大香炉,而后直起身子,沉声命众人起身,言各位辛苦,为着祈天顺利,在清思殿设宴。

众人再拜“陛下圣明,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此折腾一番,于近半个时辰后,所有人才在清思殿落座。

殿宇宽阔,焚香如烟。

桌上是珍馐佳酿,底下是歌舞连天。

伴在席间的,是觥筹交错、低声笑谈,场面话似的客气笑声不绝于耳。

太后身子骨不大好,略坐了坐,撑过了开场,就准备走了。

临走时还不放心地嘱咐了皇上少饮酒,又吩咐皇后尽职照看,话语中隐有不满之意。

皇后笑容一僵,想起了不久前,皇上亲自去关雎殿给罗贵妃上香之事,心中涌动起压抑许久的惶急,强撑着转首,并立在皇上身边,朝重臣举杯,以示一国之母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