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2页)

皇上钦点办案,又要求将此事细细查询下去,不可使犯法欺君之人遗漏,他们首先就拿出那点办案劲头来——住在刑部,便是一个表现。

不多时,有换班的宫中侍卫受靖北王妃所托,给叶嘉屿打包了东西送来。

倒是惟剩肃王府无甚动静。

叶嘉屿与谢锦安从地牢上来,与安乐伯、鲁国公交接了审问的任务,到前厅的廊下散一散在地牢中沾染的血腥味。

谢锦安眼都不眨地盯着刑部大门,手上握着一枚精致的荷包——下去亲审时,他小心交由小时子保管,方才浣过手后,才重新拿起,是肉眼可见的看重珍视。

见此情状,叶嘉屿轻咳一声,对谢锦安道:“想来妹妹尚被太后留在宫中……”

话音未落,刑部大门就有张颇熟悉的脸探出。

正是肃王府的李管家。

谢锦安眸子一亮,匆匆与叶嘉屿点了点头后,就疾步行至李管家面前。

小时子忙上前接过打包好的行礼,送去分给谢锦安暂时做歇息用的小房间。

李管家则双手递上顾菀写的信,散发着一点未干的墨香。

叶嘉屿的眼睛在沙场中锻炼地如一双鹰眼,锐利明亮。他眼睛一扫,就发觉那信封中微微鼓起,似是花朵的形状。

再抬眼看看谢锦安,分明是背对着他,叶嘉屿却莫名能从谢锦安的头发丝中看到一点名唤“甜蜜”的高兴之情。

他莫名默然了片刻,半晌后更是叹了口气。

只恨自己有些多嘴:即便肃王府的东西真送晚了,估计不用他说,肃王自己就能找千百种的理由补上,还能自己美滋滋一番。

分明私下里,同他一起谋划时,肃王眼眸如厉,神情似芒。

可一旦碰上与顾菀有关的事情,就复又成为顾菀眼中的肃王。

方才在几位重臣面前,倒是很有谦和之风。

想来春闱之事办完,朝中对肃王的评价会更上一层楼。

那头,谢锦安已然拆开信封。

花瓣润金、明艳贵气的金山茶花之下,压着两张信。

一张简短些,注了是府中事务;另一张长些的,便是顾菀说与他的叮嘱。

谢锦安先把那朵金山茶花放入荷包之中,与里头的秋海棠作伴,再将那私信揣在怀中,桃花眸子中无端漾满了春风:这是阿菀给他的第一封情书呢!他自当小心保存下来,待到空时,再一字一句地细细读来。

随后先打开那一张公信。

看到要接老夫人来肃王府时,谢锦安的神情尚可,可瞧见顾菀被命协助宫务时,他俊眉一扬,露出几分惊诧。

将信看完后,他将那层薄薄的纸折在掌中,走回廊下,压着声音,三两句说与叶嘉屿听。

“这是好事情,说明皇上在后宫已然是厌烦极了皇后,再前朝亦不待见太子与武王。”叶嘉屿的反应虽有惊讶,但更偏向于喜悦:“若义妹能得皇上太后信任,逐渐掌握更多的宫权,将来……也更加名正言顺了。”

“除却皇后,德妃与淑妃都不是好相与的,骤然被卸去了宫权,她们自不敢向皇上、皇祖母表达不满,恐怕要给阿菀使绊子。”谢锦安的声音更低,眉梢中泄露出一分忧心。

阿菀聪慧,他并不担心她会掌管不好宫务。

他担忧的,是阿菀性子温良,受了旁人暗中的欺负,只忍气吞声、以和为贵。

“你放心,我回头会给母亲与康阳传话,让她们帮着你照看。”叶嘉屿宽慰了一句,复又语气坚定地低语:“肃王,但你要告知义妹,无论如何,不要将已经分到的宫权辞让出去。”

前朝他们尚在一点点蚕食,但后宫深深,仅凭康阳一个,难以遍布眼线。

若有宫权,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谢锦安揉了揉眉心,轻叹道:“先将眼前这事审完罢。”

等到晚间,他要吩咐人偷偷去木氏商行一趟——他知宫权重要,却不愿顾菀因此受人欺负,含泪强撑,不若请木掌柜过去,为阿菀分担一二。

他叹着叹着,不由打开掌中微皱的纸张,重新阅览了一遍。

阿菀的字不露锋芒,亦含浑厚之意,是女儿家少见的豪迈大气。上头字迹有些不齐整,可见阿菀写信时颇为急切,生怕慢了。

倒是落款时受了些豪气,偏于簪花小楷的秀气精致。

眼盯着落款多看了几下,谢锦安倏尔动作一顿。

莫名觉得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