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2页)

“姜总管会帮着咱们小小地修改一下账册的。”

“阿菀思虑周全。”顺了顺掌心的柔滑秀发,谢锦安口吻轻松而愉悦:“上回阿菀交给我的,有关洛州行宫的账册,莫约明日就能发挥作用了。”

顾菀动了动头,发丝在谢锦安掌中调皮地搔过几许,低笑着将自己同太后说的理由缓缓道来,坐在软椅上回身仰笑:“那咱们接下来,一直到四月初的春狩,恐怕都要故意腻歪给旁人看了。”

谢锦安只消低首,就能看见顾菀那一张微微轻开的水润红唇,像渡了一层诱人的蜜糖浆。

又像是渔民们新鲜捕捞上来的异色河蚌,隐隐约约露出一道洁白的细缝,勾起人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瞧一瞧里头是否有晶莹圆润的珍珠。

“哪里用故意?我只瞧着阿菀,在旁人看来都是腻腻歪歪的。”谢锦安喉头微动,道完这一句,忍不住俯身亲吻,去探寻里头的颜色粉嫩的珍珠。

顾菀伸手勾住谢锦安的颈脖,主动张开粉润的蚌壳,加深这个亲吻。

相拥相吻间,就将从外头带来的那点寒意完全驱散。

反倒有无限的春意在其中生长。

*

自元旦宴席过后,太子与皇后双双“染病”,随着年关将近,天气也一点一点地变得阴冷起来,时不时在半夜就有大雪鹅毛一样落下。若是晨起出门时,正碰上一阵风,那当真是风雪扑面,让人睁不开眼睛。

同样迷人眼睛的,除了渐渐积厚的冬雪,还有如今朝堂上的局势。

分明前朝有武王监国,后宫又因着肃王妃的身体原因,将宫权让渡给了德妃,还有关于参奏李丞相各项罪名的折子,更是飞得满朝堂都是。瞧着这样的情形,一看就是从前太子与李皇后的格局配置。

原先被收拾了一顿、决定先行观望的朝臣中,有不少又变得不安分起来,像是墙头随风飘摇的草,预备着先向武王一党表表忠心,留一个可能飞黄腾达的后路。

——瞧瞧其他三位皇子,太子还在东宫中安心休养,即便有冲喜的顾承徽也不见陈院令宣布病情有所好转;四皇子就不提了,未曾到封王入朝的年纪,人还在上书房随着太傅好好念圣贤书呢!

至于三皇子肃王……嗯……近日倒是一门心思地在和肃王妃恩恩爱爱呢,顺便给武王打下手。朝政处理得倒是都不错,只可惜在皇上面前,大半的功劳都是归了武王……

朝臣们正在心头火热得决定接触武王时,却看见皇上对参奏李丞相的、小山一样高的奏折颇有些视而不见的意味,只有底下有臣子参奏洛州行宫疑似被李氏一族当作贪污敛财的工具时,才有所反应,让肃王负责去处理查清这件事情,顺便命令李丞相暂搁职务。

于是肃王除了每日恩爱外,还抽空去户部报道查账……只是成效甚微,到新年时还没查出来什么。

而且,有人试探着皇上的心意,将从前太子那些风流韵事和未曾深扒的罪名呈上,请求废除太子,以正朝纲。

最后的结果,是被皇上直接打入天牢关着,等到过年节时都没有被放出来。

后续也有几位大臣婉转提及此事,口吻叙事不同,下场却是大差不差:轻则被当众斥责一顿,重则被视作心怀不轨,赏了几板子廷杖。

皇上说了,这还是看在年节将近,不愿损伤喜气的份上,才给了这样的惩罚。

如此几次下来,朝中就没有敢再提废太子的事情,倒是在李丞相的事情上加大了力度。

偏此时经过几番拉扯,就不上不下地到了新年年节,那股子针对太子一党的风气稍稍按了下去。

年节宴席时,陈院令来汇报,说太子和李皇后的病情已然痊愈,只是身子尚且虚弱,还需要再静养些时日。

高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垂首,十分关切道:“太子和皇后可否参与春狩?朕记得太子曾经和朕说过,对于春狩格外向往,还想同朕比一比策马的本事。”

陈院令受着大殿上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腰脊轻弯:“回皇上,待到四月春狩时,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自然已经大好。”

顾菀坐在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的身边,端着温和有礼、不失欢欣的浅笑,目光不动声色地漫过场中。

皇上眼底虚伪的关怀、武王神色中暗藏的焦急、叶嘉屿和鲁国公相互敬酒的淡然、镇国中尉时不时瞭望过来的谄媚目光……

到最后,她与一双璨璨的桃花眸子对上视线。

彼此抿唇一笑,眼底闪过同样清然又隐含胜券的光亮。

一切铺垫完毕,万事俱备,只待春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