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宝物蒙尘

春望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 知子莫若父。”春望随他步入殿内。

刘彻脚步一顿,回头瞪他:“你也敢调侃朕?”

“奴婢不——”

“陛下,博望侯求见。”小黄门进来, 看到春望的嘴巴微张,不禁问,“奴婢先——”

刘彻:“无事。你说谁?”

“博望侯?”小黄门被他问得不确定, 细想一下:“是博望侯。”

刘彻拍拍脑门:“朕怎么把他忘了。速宣博望侯!”

小黄门跑出去传达圣谕。

张骞大步进来:“臣张骞参见陛下。”

“免礼。”刘彻给春望使个眼色,春望明白, 给张骞准备坐凳。

张骞谢恩坐下, 刘彻迫不及待地问:“子文可曾听说过西北有一种香料叫胡麻?”

“胡麻?”张骞仔细回想, “不知陛下所说的胡麻跟臣见过的胡麻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如果是的话, 胡麻不是香料。”

刘彻转向春望, 朕说什么来着!

知子莫若父!春望感慨。

“朕说的胡麻乍一看三角形, 小小的,如夏日傍晚的黑虫。”

张骞惊讶:“跟臣见过的一样一样。陛下也见过?”

“朕还吃过呢。”刘彻没好气道。

张骞张口结舌, 这这,叫他怎么回话啊。

春望:“博望侯, 陛下确实吃过, 不止一次呢。”

随后春望为他解惑,年前长安来了许多西北人, 带来许多货物, 其中一样就是胡麻。长安人不识胡麻, 卖不上价, 他们就架起炉子做胡麻饼。太子殿下喜欢胡麻味就找西北人买一些, 陛下这才有机会见到胡麻。

小太子爱出去, 百官皆知。

张骞恍然:“原来如此。胡麻在西北高地称不上稀罕物。臣被困匈奴部落的时候有幸得到一点,只可惜是熟胡麻。熟的跟生的乍一看很像, 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此物的人凭肉眼看很难分辨。”

刘彻:“此物既不是香料,那是做面食用的?”

“榨油。”

刘彻挑眉:“那么小一个,熬油?”

“是的。胡麻出油的时候三里飘香。”张骞禁不住问,“陛下,殿下买的是生胡麻还是熟胡麻?”

刘彻还想问他呢。

“大概是生的。”

张骞大喜:“生胡麻好啊。生的就可以种了。亏得臣还想以后若有机会再到西北一定得找些生胡麻。”

刘彻笑不出来,盖因香飘三里。

小太子做胡麻油那日百官还有心思议政吗。

“陛下好像不是很高兴?”张骞可算发现自他进来陛下的神色就有些怪异。

刘彻胡扯:“这天早晚冷午时热,朕被晃的不甚舒服。”随之问张骞找他何事。

张骞信以为真,接着说政事。

张骞离开后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春望。春望头皮发麻,期期艾艾地说:“兴许殿下身边人还不知道胡麻可以榨油。”

“你信吗?”

春望不信:“殿下料到陛下会使奴婢打听?”

“刘据个不孝子!越大越会气人。”刘彻说着就来气,霍然起身,“朕去会会他!”

您去也是白去。春望提醒:“陛下,公孙公子和陈公子走的时候好像拎着东西,奴婢斗胆猜测那些便是殿下买的胡麻。”

刘彻坐回去,“叫他二人种?”

春望颔首:“博望苑只有几亩地,殿下得种他喜欢的瓜果蔬菜,还得种棉花,哪有地种胡麻?奴婢猜殿下之前真想同陛下做生意。一斤十两金看似很贵——”

“怎么看它都贵!”刘彻高声道。

你吼奴婢也没用啊。春望没胆子抱怨:“算起来跟棉籽差不多吧。”

“胡麻能跟棉籽比?有了棉花平民不至于挨冻。种再多胡麻也是给权贵种的。”

春望试探地说:“不一定吧。”

“小小一粒籽能出多少油?一亩地一两斤哪个平民买得起?”刘彻神情一怔,春望想问他怎么了,刘彻露出笑意,“朕就不信他敢吃独食。”

春望恍然:“此物不好推给平民,陛下种出来也是榨油。只用于榨油的话,陛下不种殿下得到胡麻油也会孝敬陛下。顶多被太子殿下调侃几句。”

刘彻:“他平日里也没少挤兑朕。”

春望禁不住点头:“陛下这算不算你之前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彻颔首:“刘安的文章有几分道理。”

春望:“殿下定然没有想过平民土地有限,平日里可食猪油,不舍得用作种胡麻。陛下也更希望黎民百姓多种粮食和棉花。有吃有穿黎民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所言不错!”刘彻心情大好,“走,跟朕看看太子殿下忙什么呢。”

太子跟几个小黄门和宫女围成一个大大的圈踢毽子呢。

樱桃喜欢毽子,厨子杀鸡的时候她帮着拔鸡毛,做好几个色彩艳丽的毽子。小太子见她踢起来简单不感兴趣。今日突发奇想试一下发现不简单,可他一人踢又很无趣,就叫宦官和宫女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