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5页)

二十年那日的情景,他已忘了许多,却总记得他第一次见她那日那奇好的黄昏同空气中浮动的玉簪花的气味。

那是个春日。

他偶然行过一处绣楼,上面突然掉下一块帕子来。

他抬眼,对上一双顾盼生辉的眼。四目相对,那女子似是羞郝地移开视线,又将面前那合和窗关上了。

李栖筠瞧见是个卖胭脂水粉的商铺,便拿着那块帕子上了楼。

打起门帘,她着一件鹅黄色的棉裙,一头乌黑的发簪着一支水红的绢花。见了他一张清丽的脸微红忙不迭地摆手道歉:“妾当真是无心之失,万望郎君海涵。”

李栖筠对女子,从未说过重话,只轻笑一声将帕子还给她。

她接过帕子,见他未走,轻声问道:“郎君可要给家中夫人买盒胭脂?”

李栖筠摇摇头,他当日未买。又过了一两个月,他又路过才买了一盒。

那日她倚在柜前,身上仍穿着那日的鹅黄色衣衫,取了一盒胭脂递给他,言笑晏晏:“这盒杨妃色的胭脂从来卖的很好,郎君可以瞧瞧颜色。”

李栖筠将手伸出来,她一双纤长绵软的手牵过他的,小指蘸了一些胭脂划在他手心。

酥酥痒痒的一道红色,李栖筠心尖一动。

当时,李栖筠正同县主成亲一年,夫妻间算是琴瑟和鸣。

但李栖筠心中知晓,他对她的感情,更多的是敬重。同她成亲也只是因她的天真,高贵出身、一些好处,以及他自己的一点虚荣心。

只是他娶了她才发觉,日子虽比以往风光不少,却也只限于此。

他家中并不显赫,更因人丁稀少自小父母又因故去世,在京城这种遍地甚至因平西王的原因,被“恩补”礼部空职。朝堂之中,众人知晓他乃“恩补”,并非正经科举得的功名,又因他有个手握兵权,位高权重的岳丈,言语之间多有轻贱。

平西王夫妇也瞧他不起,觉着他性子过于懦弱无能,难成大器,话里话外不知晓县主如何愿意嫁给他。

县主那时已怀了李青溦,许是为了女儿考虑,夫妻两个素日里说过甜言蜜语,再多言必是叫他科举再取功名。可李栖筠科考多年,仍一无所获,如今补了空,即便经常被同僚耻笑,便没有再去科举的打算了。

“妾第一眼瞧见郎君便仰慕郎君,妾喜欢郎君对妾的温和,并不晓得‘恩补’是什么,也并不觉着郎君恩补来的功名低人一等。”

周氏却并不一样,她从不逼迫他,有温柔的力量又有调皮可爱的性子,懂得如何宽慰他的情绪。在许多他觉着茫然的夜里,因有她的陪伴也没有那样难熬。

即便是后来,她有了身子被赶出家门,给她做外室的时候。

当时李栖筠十分犹豫不知该不该带她回家,对她多有冷淡,她也未变,对他仍是那般好,在他每日离开的夜晚,总会挺着肚子持灯送他。

“妾身如浮沉,不曾妄想同姐姐一起伺候郎君,郎君也不必忧心妾的事,能常常瞧见郎君,便很好很知足了。”

直至后来,她的存在不知如何被县主知晓,她也未多说他一句不是,只是大着肚子,跪在门外将所有之事揽到自己身上。

“是妾无耻,是妾仰慕郎君做了错事,县主万不要怪罪郎君,若实在生气,妾任打任骂,绝无二话……县主万不要动气。”说到动情处,她晕厥了过去。

他无法瞧见自己心爱的女子如此卑微,亲自将她抱进了府中。

后来,她成了他的妾,虽说偶尔沾酸吃醋,可在大事上向来有分寸,即便有时在县主那里受了什么委屈,也只是随口同他撒娇几句。

又过了多年,县主惊孕撒手人寰。

他茫然无措,平西王府的人怀疑县主的死因同他有关,对他诘责打骂。也是她不惧生死、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

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她身边。即便是这些年被他纵容,性子娇纵了一些再不似以往的温柔小意,可还是实大体的。

他从未想过她竟默不作声地动了县主的家俬,他也未想过她当真会骗他。

既然是骗过他,又如何会只骗一次?

而这突然像被撬开的冰山一角,让他忍不住怀疑以前的事当真是那般简单,还是另有隐情?

初见时,她当真是心悦他这个人?还是他只是她能选择的最的人选?

先前她怀了身子被长兄赶出家门,如何后来同周营还是那般要好?她在外头好好地做外室,如何会被县主知晓?

这么些年,他不是没有过怀疑。

只是每次怀疑到她,无论是什么,他都会自己寻理由搪塞过去。

即便是上次扶乩之事,她诬陷李青溦被当场拆穿;事后他也给周氏找补——

她只是关心则乱,也许确实有李青溦妨害李曦这样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