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深夜求见(第2/4页)

“来,你来。”小七把小鱼干给她,自己则抱起了大白,让大白去吃江婷手里的东西。

江婷期待地瞅着这只好看的大猫咪,终于,大白不屑地瞥了她一眼,张嘴咬住了小鱼干。

江婷激动万分,拿起另一块鱼干去喂阿花,阿花见到她一溜烟就跑了。

小七笑道:“阿花脾气没大白好。”

江婷道:“它俩主要是你喂养吗?”

“嗯,也不算吧,仓里几个火头军都喂过,但可能我在家的时候成天接触的畜生多,它们也更亲近我。”

“嗯?可以问问你从军前家里是做什么的吗?”

小七笑嘻嘻道:“养猪的,还有养羊,我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喂它们,我还会给母猪接生呢。”

别看小七才十八,今年刚参军就被塞进火头营了,但他可是一位有着十几年丰富经验的养猪人。

“哇。”江婷赞扬道,“好厉害,那你怎么会来粮仓?”

虽然粮仓的活儿比养猪和放羊轻松,但江婷单纯觉得把小七放在这儿有点大材小用。

小七道:“因为梁叔是我老乡,就把我领这儿来了,粮仓里晒不着淋不着。廷哥你放心好了,我绝对会听你的话的,我爹娘说了不管我在军营干啥,都要好好干。”

江婷笑了笑,伸出手,点了下大白的鼻子,而后火速收了回来,一语双关道:“嗯,真乖。”

这时,一个火头军端着一瓢粮食走了过来,道:“江管事,你看。”

“怎么了?”

江婷端来油灯,对着瓢里仔细一瞧,只见里面装着一些小麦,有的竟然已经裂开了口冒了一点芽出来。

“这些麦子在路上淋了雨,到了营中后梁管事就叫我们赶紧晒,但是因为太多了,每一麻袋能晒的时候没多长,有些底下的没完全晒到,在粮仓里窝了几天就开始发霉或是生芽了。”

江婷皱眉,伸手抓了一把麦子出来看了看,道:“有多少出现了这情况?”

“挺多的,估计有几百石,前几天的一些芽生得更长,梁叔让我们赶紧送去大厨房煮了吃了,还有一些送去喂猪了。”

“但看这天儿,后面一段时间都要下雨,仓里会受潮,以往每年都会发芽一些,但今年肯定会更多。”

几个火头军有些忧愁地站着,看着这一仓粮食,心里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江婷皱了皱眉,问道:“以前仓库里没什么防潮措施吗?”

一个火头军摇头道:“以前大营不在燕子溪,地势高一些,也没这么靠近大河,所以没这么潮。”

江婷迅速在脑子里搜索着前世看过的一些资料,当机立断道:

“趁着现在发芽还没那么多,你们抓紧时间把有些潮的粮食都找出来,发芽了和生霉的放一边,我现在就去找梁叔商量。”

这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雨,天色昏沉,火头营里灯火微弱,只有一些营帐透出光亮来。

若是让这场大雨下下来了还没解决防潮问题,那后果不可估量。

没找到伞,她只有冒雨冲进了雨中,跑到大厨房找到了梁叔。

“江廷你怎么不打把伞啊。”谢宁正在洗碗,见状赶紧擦了擦手,找了条干帕子过来。

“谢谢。”江婷顾不得那么多,胡乱擦了擦,道:“梁叔,不好了。”

她简单把事儿说了下。

梁叔闻言叹了口气,“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但今年搬到了燕子溪,就更严重了。”

江婷道:“那有什么缓解的措施吗?”

那么多粮食如果真的受潮发霉或是长芽,光是喂猪是喂不过来的,而且那可都是粮食,是整个军营过冬的口粮。

江婷感觉自己脑门突突的,她才刚接手这个职位就遇到这种事,让她有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的感觉。

梁叔道:“有是有,但一时半会儿办不成。”

江婷急道:“你先说,我努力想想办法。”

其他火头军闻言也围了过来,面面相觑,脸色都不太好,因为若是粮草真的发霉发芽太严重,整个火头营都可能遭受连坐之罪。

梁叔沉声道:“第一就是用生石灰,摆在仓库里,吸潮,第二就是把仓底垫高,但是……”

江婷接口道:“但是需要把所有粮食舀出来才行是吗?”

梁叔点头。

谢宁道:“我们能用火把粮食烘干吗?但好像太慢了。”

“等等,烘干……”江婷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个想法,“对,我们还可以烘烤,在粮仓周围用柴火烘墙壁和地面。”

火头军们闻言都觉得有理,但是方才提出的三个办法,都涉及到一个问题,人力物力不够。

江婷想了想,道:“对了,我还有一个想法。”

梁叔道:“你尽管说。”

江婷:“那些已经有点发芽的麦子,我们可以把它们种到地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