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将军受辱(11)(第3/7页)

再往后,就是一些罪人。

废帝被太监们从寝宫里扶出来,放到了最后面一驾简陋的马车上。

废帝已经能走路了,就是步子不大,每走一步,脸上都滚出一层冷汗,走了没几步,他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连他走过的路都是湿的。

马车后面,跟着的是几辆囚车。

徐意和江显、寺院里的和尚,还有废帝身边的太监,都戴着镣铐,被关在里面。

祝青臣骑着马,将队伍从头到尾巡视一遍。

经过废帝马车旁边的时候,祝青臣用马鞭掀开马车帘子,朝里面看了一眼。

太监们邀功道:“按照小公爷的吩咐,都细心照料着呢,只是他太不听话,所以有时……”

废帝看见祝青臣,整个人都来了精神,眼中迸出憎恶的光,恶狠狠地盯着他。

祝青臣没有理会,掩住鼻子,嫌恶地看了一眼,便放下了帘子。

他吩咐太监们:“门窗钉死。”

“是。”

废帝还没反应过来,他这是什么意思,太监们便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

他们扯下马车帘子,用木条把马车的门窗都钉住,现造了一辆废帝专属囚车。

废帝终于明白过来,朝着祝青臣的背影一个猛扑,整个人撞在木板上,“哐当”一声巨响:“祝青臣!”

祝青臣没有回头,而是继续往前走去。

楚云扬带着士兵上前:“这人疯了,路上严加看管,省得他伤人。”

“是。”

祝青臣骑着马,绕着队伍走了一圈,确认没事之后,便走到康王殿下的马车边,一抬手,队伍行进起来。

启程回京!

*

按照祝青臣的嘱咐,镇国公回京之后,先确认了京中无事,然后就找了几个说书先生,给他们一人一锭金子,让他们把废帝的事情编成话本,传播开来。

当然了,他们都害怕惹祸上身,所以都是假托海外轶事。

不到半天,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就在京城中传开了。

说是海外有个人面国,人面国国王人面兽心。

白日里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一到夜里,便撕去人皮面具,让亲信四处劫掠年轻男女,供他享乐。

他最得力的手下,是一个无根人,还有一个秃头。

秃头开了个寺院,专门帮他物色人选。

无根人力大无穷,专门帮他按住那些人。

百姓都爱听这样的故事传说,猎奇刺激。

可是慢慢的,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

怎么这故事越听,越像是在说京城里的故事啊?

正巧皇帝也爱去寺院敬香,正巧京城这几年也时不时有年轻男女失踪。

故事的最后,被无故坑害的男女冤魂,在国王又一次敬香的时候,合力托梦给正直的王爷。

正直的王爷怒而挥剑,救下了即将被国王轻薄的朝臣,而国王也被朝臣砍断了命根子,变得疯疯癫癫的。

正巧这时,前往皇家寺院敬香的皇帝也要启程回来了。

怀着那一份隐蔽的猜想,百姓们挤在大街上,想要看一看皇帝。

不多时,浩浩荡荡的队伍,慢慢靠近。

祝青臣骑着马,跟在康王殿下的马车边,在即将入城之前,掀起马车帘子,好让萧承安把脸露出来。

萧承安知道他的用意,便理了理衣裳,坐直了身子,努力摆出一副正经威严的模样来。

镇国公、卫老将军和陈老御史,正带着城中留守官员,在城门外等候。

远远地看见队伍过来了,一行人都十分激动,俯身便拜:“恭迎殿下回京。”

城中百姓听见他们这样喊,一时间竟分不清,他们喊的究竟是“陛下”,还是“殿下”。

萧承安看了一眼祝青臣,清了清嗓子,轻声道:“诸位免礼平身,本王不在城中,有劳诸君。”

“臣等不敢,殿下言重了。”

朝臣们都被敲打过了,此时表现得不卑不亢、一如往常。

萧承安道:“一同入城罢。”

“是。”

留守朝臣退开两边,让皇帝的车马先进去,然后跟在后边,一同入城。

百姓们抻着脖子,好奇地看过来。

直到看见康王殿下风光入城,而皇帝却和太监和尚关在一起,疯疯癫癫的,甚至在自己身上抓虱子吃,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朝廷说是皇帝敬香,遭遇山匪,被刺伤了。

可实际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情一定另有隐情。

原来说书先生口中的海外轶事,就是这位皇帝的事情啊。

原来斩杀暴君的王爷,就是十五岁的康王殿下啊。

一时间,所有百姓口口相传,议论纷纷。

祝青臣骑在马上,偶尔听得一两句,颇为满意。

系统问他:“你想把这些事情公之于众的话,直接发官府文书不就好了,怎么要借说书人的嘴来说?”祝青臣道:“大大方方地说出去,只怕传播不广。若是遮遮掩掩,百姓们岂不说得更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