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小百灵出息了!(第2/4页)

杨朝歌长得和微信头像没什么区别,只是本人更有气势一点。这里的气势指的不是盛气凌人,而是专业性,干练,一看就很专业的样子,无论她说什么都会让人下意识的信服。

杨朝歌边上还站着一个熟人。

扎着马尾辫,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笑容满面的杨晴。

大巴车上的人一下车,杨晴就无缝切换成了殷勤的实习生模式。

“冯老师好久不见,你一路坐车过来这么久没有晕车吧?身体还舒服吗?我在剧院的休息室里给你们烧好了热水,我知道冯老师你喜欢喝枸杞泡的水,枸杞我已经准备好了。”

“行李多吗?需要我帮忙搬吗?我来抱这个鼓吧!”

“百灵老师好,我在休息室里给您准备了您爱喝的红茶!”

“汪经理好久不见呀,哇,您身上这件外套是新买的吧,这是太适合您了!”

“江老板好,没想到您也一起来了。”

“罗老师,您嗓子好点了没?这段时间换季别着凉了。”

“周老师,您还把您的高胡带来了呀。您腰不好放着我等会儿来搬吧,您放心,我肯定轻手轻脚。”

“廖老师……”

杨晴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戏团成员中来回穿梭,每个人都能顾到打声招呼,忙前忙后,又是搬行李又是领路。

杨朝歌:……

看着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的侄女,杨朝歌觉得自己就多余来停车场接人。

“江老板。”杨朝歌笑着对江祺伸出手,“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等会儿我领各位去剧院里转转。剧院为各位准备了专门的排练室,现在3号剧场正好是空的,可以直接去剧场舞台上走位过戏。”

“如果有什么额外需求随时说,能满足的我这边都会尽量满足。”

江祺客套地笑着:“杨经理真是客气了,还是先存道具吧。”

需要放在剧场储物间里的戏服和道具不算太多,一人分一点一趟足以搬完。

杨朝歌和领着大家往剧院里走,不知道是不是有意挑的路,刚进剧院大门江祺就看见了《皇女传》的海报。

这个海报是游乐园提供的,复古款的简易手绘海报,上面有汪杏花画的冯灵皇女扮相的人物小像。

在冯灵和汪杏花的年代,新戏的海报都是这么画得。海报上需要有戏的名字和红角,像冯灵这种红角,戏迷们都是看人买票。

他们不在乎冯灵唱的是什么戏,戏是什么题材,只要是冯灵唱的就买票去看。因此海报上红角的占比非常重要,戏名的字体可以小,但红角的名字一定要大。

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形式的海报了,方圆剧院估计是觉得游乐园方提供的海报还挺复古,挺有意思,所以就没改,直接用了。

“明天晚上的演出,我给江老板你留了第1排的中间位置。”路过海报的时候,杨朝歌适时说道。

“《皇女传》的票卖得相当不错,尤其是高价票,一开票后台就一次性卖出去了21张,现在前5排的好位置都卖得差不多了。看来《皇女传》在我们这儿也是有粉丝的。”

江祺微笑点头,心想的确是有粉丝,但不是戏团的粉丝,是剧本杀的粉丝。

原来冯芷秋的店里有21名员工呀。

太好了,不是26个。

方圆剧院一共有5层,总面积相当之大。

9个剧场,从1号剧场到9号剧场,排序是按剧场规模来排的。

1号剧场是千人大剧场,共有2700多的座位,观众席成阶梯形层层抬高,分为上下两层,大到江祺觉得买后排票的观众需要拿望远镜看舞台并不是夸大其词。

舞台之大,登台次数少一点的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乌泱泱的人群估计都能吓得腿发软。

不过1号剧场也很少使用就是了。

戏曲部作为方圆剧院的卖票困难户,就没用过1号剧院,一般都是在3号剧院打转。惨一点的时候去5号剧场演出,5号剧场就是标准的小剧场了,只有100来个座位。

往后的6、7、8、9号剧场就更小了。这4个剧场连100个座位都没有,通常用作表演木偶戏,儿童剧之类的演出。偶尔也会用于给新人一个登台的机会,让新人在这些真正小剧场演出,卖一些便宜得离谱的票。

一般情况下,戏曲部的演出沦落到5号剧场,杨朝歌就会开始邀请外地戏团来演出,给自家是戏团排新戏的时间。

因此方圆剧院的戏团对于外来的戏团是没有任何排斥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外来戏团是来帮忙撑场子的,运气好的话还能互相交流一下经验。

参观完剧院后,江祺去杨朝歌的办公室签订了合同。合同内容双方早就拟好了,演出时间是11月19日-11月28日,横跨了两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