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百病不生(第2/3页)

还有卑移山那边呢,有什么发现?”

“没有任何的发现,不只是我们,还有特事局都没有特别的发现。”

京城之中,帝国大学,苏远看着手中破译出来的文字满眼的震惊,思索了良久,他还是拍了照片给徐琦发了过去,然后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新竹已经打断了七根木桩,进度比王安想的要快,比他自己想的要慢。

他发现这木桩和沙袋打起来完全不一样,这木桩也不是他想象之中的那么脆弱,很有韧性。

以前他看着王安轻飘飘的一掌就将一块山岩拍的粉碎,他寻思着自己水平比他差了不少,打不碎石头也没想着能一拳打断木桩,这几十拳总差不多吧,没想到后边还得再加一个零。

每天练功之后,他都会学着王安那样进行总结。

“做好现在的事情才能更好的展望未。”

他的拳头上每天都会破皮,流血,练功之后涂抹上徐琦从京城带了回来的特制的药膏,第二天接着练。

上午练习步法,下午练习拳法,中间穿插着练习五禽戏,王安甚至还教了他两招易筋经。

“这《易筋经》是不是像小说里所描写的那么神奇,练成之后真气自生,还能百毒不侵?”李新竹好奇的问道。

“在舒展筋骨,改善体质方面,这门功法其实和五禽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等你练出了真气再练习易筋经才会体会到这门功法更高层次的妙处。”王安道。

过了两天,一辆汽车进了山村,运来了一车圆木,最细的也有碗口粗,这些都是李新竹安排人采购的,他用来练拳的材料。

山上的树木虽然有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适合做练拳的木桩,而且这又是王安的老家,他索性就直接从外面采购进来,然后一个人陆陆续续的看着木头上了山。

“你朋友买这么多木头运到山上去做什么?”两位老人见状好奇道问道。

“他在锻炼,准备在山上练习功夫。”

“功夫,怎么还得有这么多的木材呢?”

“梅花桩,拳桩之类的。”王安笑着给两位老人解释道。

两位老人就是随口问了两句便没在细问,他们对李新竹的印象挺不错的,觉得这个孩子看着挺朴实的。

山上,李新竹踏步,一拳打在木桩上,咔嚓一声,木桩直接断掉。

“比昨天少了十拳。”李新竹收拳,他在击打木桩的时候心中也在暗中计算多少拳能够打断一根木桩,今天和昨天相比会不会有进步。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月就会进步一大块,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是他这些日子里来体会的越来越深的道理。

他要先一拳就能打断碗口粗的木桩,然后再继续不断的加粗。

现在他和猴子对练的时候明显的能够感觉出来猴子对他比以前忌惮了许多,都在躲着他的拳头。猴子甚至跟着他学,用金刚掌拍木桩。

一人一猴练得很起劲。

这一天,老宅里又来了一个人,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他进了村子就打听王安,然后来到了老宅里。见到两位老人之后先是行礼问好,然后向他们打听王安。

“你也是小安的朋友?”

“不是,我是慕名而来,想要想王安先生请教。”

“请教?”两位老人听后对视了一眼,“请教什么?”

“功夫。”

“功夫?!”两位老人听后眼中透出几分担忧。他们正在谈话的时候,王安就从外面进来。

“您好,先生。”见到王安进来,这位男子急忙行礼。

“你是?”

“我叫渡边村,听闻阁下的功夫出神入化,是来向您请教的。”

“请教,咱们换个地方聊聊?”

“悉听尊便。”渡边村道。

“小安啊,你该不会是要和他打架吧?”老人担忧道。在他看来所谓的请教功夫就是打架。

“不会的,姥姥,您放心,人家大老远来一趟,我们就是友好的交流。”

“嗯,对,可不能打架。”

“知道了。”王安笑着道,然后示意渡边村出了院子。“谁让你来的?”

“没有任何人指使,是我自己要来的,我是纯粹的想要向先生请教功夫。”渡边村语气自始至终都十分的客气。

“怎么回事?”这个时候李新竹也从山上下来,打量着渡边村。

“这位是东瀛来的渡边村,想我请教功夫。”

“请教,怎么个请教法?”李新竹听后也来了兴趣。

“自然通过友好的比试。”渡边村道。

“友好的比绍,就是比武呗?”听到这里李新竹眼睛亮了。

“我来呗?”他小声对王安道,这些天整天打木头桩子,不说是打腻歪了吧,总归是有些单调,这眼看着有个人送上门来了,这个机会可是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