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崩坏的天下(第2/3页)

内部矛盾开始出现。

事实上这也是必然,明军本来就是派系化的。

小皇帝背后是常遇春系,或者现在的蓝玉系,受重用的肯定也都是这个派系,其他派系不满是早晚的事。

至于向苏州的进攻,因为主力都在两处战场,而且朱允熥也不认为那些士绅真有能力坚守,所以依旧以吴寿安部为主,但把安陆侯吴杰,也就是吴复的儿子派过去。主要是后者此前多次在浙江,现在朱允熥能调动的机动兵力只能是浙江卫所兵,而且不仅仅是进攻苏州,还得镇压地方士绅并警戒海上依然去向不明的马和。后者给沿海造成严重威胁,尽管理论上他还没背叛皇帝,而且皇帝已经下旨解除他的指挥权,并命令镇守扶桑的蓬莱伯戚斌率领水师从扶桑南下接管这支舰队。

但是……

得先知道他在哪儿啊!

根本不知道这支舰队目前在什么地方又怎么传令?

京城。

“有马和的消息吗?”

小公主一脸烦躁地问绿奴。

她刚刚从宫里回来,她还是想劝她侄子等杨丰回来,只要下旨和藩王们谈判就行,反正藩王们也没能力向外进攻,只要缓和一下关系,借着葬礼马上就到日子,允许藩王们进京参加葬礼。

当然,不带兵。

不过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带兵的话肯定被朱允熥治罪。

这也是必然。

朱允熥虽然不杀他叔叔们,但并不代表不趁机解决他的宗室改革。

把这些叔叔们统统扣押,同意在京城当寓公的,把他们的家人从封地上直接接到京城,同意划地盘自生自灭的,当然也要解除护卫,一家留一个护卫就行。反正现在蒙古臣服西域归顺,也不需要他们镇守边塞,一家留一个护卫,甚至一个护卫都不需要留,只给他们块封地就行。其实还可以直接扔到西域去,毕竟西域那么大光朱棣自己的确不好,像秦王,肃王,庆王这些,完全可以去西域,这样的倒是可以给他们配上几个护卫。

总之只要进京就得趁机解决掉。

至少北方这个藩王集团,必须得拆散了,不然一下子十几个藩王抱团还是太危险。

总之不带兵进京肯定没好果子。

但带兵的话,朱允熥又不可能同意。

几万精锐到京城,他还怕叔叔们联合起来突袭皇宫呢!

这样就可以趁机公开杨丰在辽东的消息了。

然后杨丰愿意回来就回来,不愿意回来,她代表杨丰做担保人,在葬礼期间都停战,皇帝和叔叔们一起谈判,找个互相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并在孝陵签个盟约,以后大家都遵守这个盟约并继续维持一家人友爱,很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被皇帝拒绝。

他不需要与叔叔们谈判,他是皇帝,他们是臣,就算是长辈,也得由他说了算。

搞得小公主很恼火。

“应该是去基隆了,而且我怀疑他是想跟福建那边勾结,福州的银行报告,当地士绅对苏州的事简直可以说万分支持,甚至都想趁机响应,只是他们没有借口而已。如果马和以燕王名义,对他们做出足够承诺,并且以舰队登陆福州,那福建士绅很可能会以燕王号令起兵。说到底光一个开放海上贸易,就足够让福建士绅为之拼命了,这倒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是他们给燕王黄袍加身。无论苏州的那个刘江,咱们城里的姚广孝还是马和,他们其实都是跟朱高炽兄弟一伙的。

朱高炽兄弟才是想让他们爹做皇帝的。

毕竟那样朱高炽就是太子了。”

春姬说道。

这个朝鲜女人这些年已经真正成长起来,毕竟杨丰一直把她当贴身秘书,小公主准确说是经理,她是贴身秘书,张缨则是内地业务的主管。

绿奴是塞外业务主管。

剩下一个古丽娜是西域业务主管。

至于刘荣为什么叫刘江,那其实是他爹的名字,然后他以他爹的名字在苏州,有人向朝廷检举,说是燕王部下大将刘江是苏州叛乱主谋,那就只能是胡说了。

因为刘江这时候还在西域。

宋晟可以作证。

所以苏州叛乱与燕王无关,就是齐泰等人搞的,为了诬陷燕王,故意让他谎称燕王部下大将刘江,但他们却不知道,刘江还在西域,所以这种试图嫁祸燕王的阴谋徒惹人笑耳。

“气死我了,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在会宁被那个贱人缠住了。”

小公主愤然说道。

“公主,你就没想过,给老爷下旨去海上时候,皇帝和大行皇帝是一个心思?”

春姬笑容神秘地说道。

“呃,胡,胡说,他俩关系那么好。”

小公主明显有些慌乱地说道。

“那时候他是皇太孙,如今他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