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4页)

但是牧长觉从置物盒里掏墨镜的时候视线都没偏一下,也完全没有摸索的动作,从拿到带行云流水,明显对这车很熟悉。

燕知觉得好像在哪见过这车。

但他又一想,这样的车总出现在车展C位、杂志封面、电影海报,普通人倒也不难见到。

车里空间太小了。

牧长觉身上的气味很淡,却有种莫名让燕知紧绷的侵略性。

说不上来是什么草木香,混在保时捷内室的淡羊皮味道里,把燕知的心底烙得发烫。

燕知闭了一下眼,“学校联系我说有剧组需要我来做角色指导,我以为会是幕后相关的人来接洽。”

牧长觉从后视镜里扫了他一眼,“我兼台前幕后,应该是够格儿跟燕老师‘接洽’的。”

之前见了两面基本还算客气,燕知不明白自己哪得罪他了,被噎得愣了一下,“我没说你不够格儿,我只是担心我不能达到你们的预期。”

车里的氛围冷下来,燕知捏了捏潮湿的手心,“牧先生,要不然你把车靠在地铁站这边。咱俩简单把这事儿说说,然后我就回去了。”

牧长觉没有靠边停车的意思,“吃粥底火锅行吗?附近有一家还可以。”

看着地铁站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燕知有点破罐破摔的意思,“吃什么都行。”

他不接着提正题,牧长觉反倒主动说起来了,“剧本我已经看过了,我的角色和你的职业紧密相关,所以到时候你要指导的对象,主要就是我。”

“你要演一个教授?”燕知有些困惑,“背景知识什么的在网上查不是很简单吗?网上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职业剖析得非常到位,你还可以问ChatGPT,它的见解也很全面。”

“剧组愿意出钱请更专业的视角,这没问题。”牧长觉从刚变的绿灯前起步。

他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从平面的文字或者影像中获得的视角本来就是相对狭隘且主观的,经过演绎或者单方面的理解后塑造,很容易造成角色的扁平。”

燕知记得。

牧长觉对人物的完成度要求非常高,连吃饭喝水这种最平常的动作都要精雕细琢。

在燕知十一岁的时候,牧长觉要出演一位枕戈待旦的少年将军,每天用道具练习翻身上马三百次。

开机前的两个月,没有一天间断。

那时候燕知不明白,这种可以用替身的体力活,牧长觉为什么费这么大劲。

但他从来不问这种蠢问题。

牧长觉练习上马,他嚼爆米花数数。

等牧长觉三百次练完了,他沾着一手奶油和糖汁,抖擞地跑上去把人搂住,“牧长觉,我也想骑马!”

牧长觉二话不说把他扛到肩膀上,“上马!去哪儿?”

支璐在不远处笑:“我说长觉,天天都多大了,你还当两岁小孩儿惯着?”

……

燕知垂下目光,“但我对演戏懂得不多。”

牧长觉把车开进停车场,“怎么会懂得不多呢。”

他不咸不淡的一句。

燕知眼睛莫名酸。

当年他最喜欢听牧长觉给自己讲戏。

明不明白的,反正牧长觉每次讲得又有意思又认真,让燕知觉得自己特重要。

仿佛不管多万众瞩目,只要少了他的加持,牧长觉的事业就是不完整的。

有时候他看牧长觉为了一个镜头不吃不睡地琢磨,问:“你为什么要演戏呢?多累。”

牧长觉的目光从情节中抽离出来,转头看他:“赚钱。”

牧家最不缺的就是钱。

燕知从他怀里仰起头,“你那么着急赚钱干嘛,又不缺钱?”

牧长觉低头看看他,把眼睛都快睁不开的小孩从沙发上抱起来,边朝卧室走边轻轻拍他的背,“燕天天这么能吃能睡的,不攒钱你喝西北风?”

小孩枕着他的肩窝,迷迷瞪瞪地傻笑,“我不挑食,东南风也可以喝。”

那时候燕知是什么都信以为真的。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他大概会一直以为只要有牧长觉的肩膀,什么东南西北风,他都不必畏惧。

“演戏什么的,你忘了也没关系,我有数儿就行了。”牧长觉没转头看燕知,好像完全没有察觉他的情绪,“你的工作不会很繁重,主要是回答一些关于人物塑造的问题,专业方面的。”

这话说得很有边界。

燕知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些,觉得这事真的只是一次业务合作。

要是他来回推诿,好像想得特别多似的。

而且工作量不大,酬劳却高,对燕知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现实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如果多一份这样丰厚的酬劳,他会轻松很多。

现实里面牧长觉就是他前男友,是他阔别九年之后作为陌生人来重逢的旧爱。

此刻跟牧长觉共处,他应该做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