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4页)

“这里是新修的柴火炉,升温比较快,烧差不多二十四小时就够了。像是德化那边的龙窑,一小时只能升温几度,可能就要烧六十多个小时。烧其实还好,最难熬的是冷却的时间,一般都要冷却三天以上才能开窑。”

“提前开窑会怎么样。”

“有可能会裂。我之前在瓷都玩小型柴窑,有一次就是忍不住提前开了,那一窑全毁了。”

孟弗渊看着她。

喜欢听她说自己喜欢的工作,那种神采飞扬叫他也能忘却烦闷。

“你去过德化?”孟弗渊问。

“嗯。之前去那边参观学习过。德化白瓷特别好。现在那边的师傅已经能够用陶瓷烧出轻纱的质感了。”

这样随口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开窑时间。

各位烧窑师傅各敬了三炷香,诵“吉时吉日,开窑顺利”。

孟弗渊瞥见陈清雾也闭眼双手合十,似在紧张祈祷。

简单开窑仪式结束,两名师傅拎锤砸开了窑门封砌的砖墙。

一时烟尘四散。

窑工师傅进入窑内,从各窑室里依次搬出匣钵和垫板。

大家便似幼儿园接孩子的家长,一一去认领自己的作品。

等了好一会儿,陈清雾的那一批才被卸了出来。

她迫不及待地往地上一蹲,检查匣钵里的器皿。

“外面光线好,去外面看吧。”孟弗渊挽起衣袖,俯身将那方形匣钵搬了起来。

“你衣服要弄脏了。”

“没事。”

往外走时,忽听一声欢呼。

原来是有人烧出了品相极好的窑变梅瓶。

陈清雾说“稍等我一下”,随即凑过去,得到主人允可之后,伸手轻轻摸了摸。

片刻她就回来了,笑说:“蹭一下他的好运。”

孟弗渊没能控制,微微勾了勾嘴角。

到了外面空地,孟弗渊将匣钵放下。

陈清雾蹲身清点战果,“还好还好,只烧坏了一件!”

她拿出一只杯盏递给他,“你看你看,这只又有火彩又有绿色积釉,好漂亮!像不像那句古诗,半江瑟瑟半江红。”

孟弗渊拿在手中,转圈欣赏。

“这个自然落灰的灰釉也好好看……”她扒拉着那些瓷器,眼里熠熠发光。

孟弗渊目光越过杯盏,落在她身上。

那还是陈清雾大二那年。

他去国外参加了一个研讨会,要从北城转机回南城,便顺道请祁然和清雾吃饭。

餐厅跟清雾的学校在同一个方向,他先接了祁然,再跟祁然去接清雾。

祁然打了个电话,清雾没接,就说估计她在教室里做东西,没注意看手机。

祁然准备进去找人,他是第一次来这学校,也有意参观一番,就跟着一起进了校园。

祁然明显常来,轻车熟路地就到了陶瓷系所在的教学楼。

学生实操的教室在走廊最里端。

他站在走廊的窗外,越过一排呈晾陶坯的展架,一眼看到了窗边正在捏坯的女孩。

满窗绿意,叶间碎光如水微荡。

她穿着一件简简单单的白T,头发随意绑了起来。

满手的泥,却显得那张脸,如白釉一样干净漂亮。

是愣了一下之后,他才认出来,哦,那是陈清雾。

陈清雾上初一的时候,他就去读大学了,之后出国读研,回国创业,常居东城。

每年只有节假日匆匆一会,只觉得这姑娘长高了,身体看着没那么病恹恹了……

除此之外,几无深交。

这一瞬间,他骤然意识到,她早就不是过去那个常常需要他额外照顾的世交妹妹了。

那之后,他总在闲暇时无端地想到那一幕。

后来回南城,两家聚餐,他总是无法控制去看她,初衷可能是希望看出一些她小时候的影子,来弥合那天那一瞥之下,难以言喻的陌生心悸之感。

但看得多了,就越来越难以挪开视线。

后来有一天深夜,父母去陈家打牌去了,他在三楼书房做融资计划书,正准备下楼喝水时,听见她和祁然回来了。

两人没有在客厅停留,直接上二楼,去了祁然的房间。

时至今日仍然记得那一刻的心情,怎样惊觉自己竟然妒意翻涌。

那样丑陋而陌生的情绪,他从未体会过。

之后,他越是想要将这种妒念驱逐,越是在对她的关注中越陷越深。

以至于最后只剩被背德的负罪感深深折磨,深陷泥沼的绝望。

“……渊哥哥你看这个。这个就是上次你选的那个试片的釉色,柴窑烧出来比电窑更漂亮。”陈清雾将杯子递到孟弗渊面前。

孟弗渊没接,她疑惑抬眼。

孟弗渊正在看她,但也似乎不是眼前的她。

目光幽邃,如深渊静默,明明应当是冷的,却叫她目光像是被灼烧了一下。

她心头一惊,仓促移开视线。

“我看看。”孟弗渊放了手里的那只“半江瑟瑟半江红”,来拿她手中的灰白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