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初心 感受一下差距(第2/3页)

等她之后案子多了,有了名气,不用李勤年这样强力推荐,自然有人过来和她套交情。

于佩只当是来听听行业里的动态,没打算主动社交,在一旁座位上显得略为安静。

李勤年身边则不同,围绕着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他现在是行业里的大名人,生意蒸蒸日上,发展势头是其他律师所快马加鞭也赶不上。

连对家东方律师所的老板蒋军成也要过来同他主动打招呼。

蒋军成比李勤年小几岁,极其自然地称呼其为“勤年哥”。

这样的场合,打招呼通常是“张老板”、“王老板”之类的,一声“勤年哥”,无形拉进距离。

“勤年哥,不得不说,我真佩服你!”

蒋军成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对面前的人赞不绝口:“你可真舍得啊,先前舍得给大家配备电脑,现在又舍得给大家配备录音笔,我底下的人可羡慕了,都想跳槽去你的律所呢。”

对于李勤年这样两个举动,蒋军成心里是大写的服。

就单说电脑办公这一点,在自己家里都还配备不起电脑的时候,肯为律师所的人全都配一台电脑,这样的见识实在超前。

他也是有样学样,下了血本,给律所里的人全都配了电脑。

配了之后才发现,办事效率提高了不下十倍,处理的业务能比之前都好几倍,那点配电脑的钱很快回本。

这是东方律师所近些日子业务量突增,发展势头强劲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又听说李勤年给律师所的人都配备了录音笔,他要不要也有样学样?

只是这高科技的录音笔,恐怕国内没得卖。

蒋军成刻意过来套近乎。

先将李勤年夸捧一番,最后才慢慢引出真实目的,“不知道勤年哥律师所里的录音笔是从哪个渠道进货?”

李勤年一听,摆摆手,“这个你就别打听了,国内弄不到,况且这价格也承受不起,不划算,劝你还是算了。”

这样的话落到蒋军成耳中,只以为是李勤年保密,不肯泄露。

生意场上,所有的话不必明说。

蒋军成知道现在还不是机会,识趣地没有再追问,话锋一转,又拎起夸奖的话:“既然这样,那今天勤年哥你无论如何得给我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做到每次都这么超前的思维?”

听到这话,李勤年谦虚地笑了两声,“过奖了,哪有什么超前的思维。”

蒋军成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勤年哥你就没谦虚了,你若是不超前,哪能做到一直领先同行。你看你率先用电脑办公,我效仿你,也跟着有口汤喝。”

“你是不知道,现在同行里几乎要掀起电脑办公的风潮,能买得起电脑的小老板都开始规划要买电脑,买不起的筹划着贷款都要买,这不就是你引起的风潮?”

“还有这录音笔,我想过不了多久,也要咱行业里流行开来,你看你这眼光,领先同行一大截,我得向你取取经。”

……

蒋军成一番话说得诚恳至极,李勤年受了吹捧,心里高兴,面上却没显露太多,遮遮掩掩的没打算细料。

一旁的王展延却突然插话了:“蒋老板要是想知道,不如去向于律师取取经。”

蒋军成一愣,看向李勤年身旁的王展延。

他认得王展延。

王展延是勤年律师所的得力骨干,也是最近在房产抵押案上打败方朝祥的律师。

蒋军成客气地打了招呼,问:“于律师是谁?”

王展延指了指坐在不远处的于佩。

蒋军成顺着他的指示看过去,瞧见那张略为熟悉的脸。

这不是上个案子中的实习律师么?

这位给王展延打下手的实习律师他之前听也没听过,对方没处理什么大案子,上次和方朝祥的对峙似乎是头一次出庭,这样的实习律师,有什么可关注的?

蒋军成觉得王展延在开玩笑,“王律师,你是在逗我?”

王展延一本正经:“我没开玩笑,律所里全部换上电脑办公,是这位于律师的主意,那支录音笔,也是于律师的财务,你要是想请教,不如去请教她。”

这话说得直白,听得蒋军成愣了一瞬。

他转头去看李勤年,求证:“勤年哥,王律师莫不是在说笑吧?”

李勤年的脸色稍稍有些不自在,硬着头皮承认:“王律师说得没错。”

蒋军成没再追问。

四周是安静的尴尬。

就算说得没错,他也没法去请教一位籍籍无名的实习律师,况且那位律师还是个女人。

蒋军成默契地没再提这事,李勤年也识趣地配合着转移了话题。

两人就这么赤条条地直接忽视了王律师的话。

会议结束时,于佩跟着李勤年和王展延一起离开的时候,发觉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她全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懒得过问两人之间的私事,打了车独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