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94 九十四章(第2/2页)

“早知如此,昨晚就该定下来!”施侍郎六神无主,捏着纸条,在屋内来回转圈。

黄知府道:“只怕程侍郎早就有提防,在进城时,故意歇在了离城门最近的客栈。”

施侍郎道:“程子安智多近妖,我以前早有所耳闻。这次是我粗心大意了,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且他做的那些事,不过司空见惯,并无甚令人惊奇之处.......”

说到这里,施侍郎闭上眼,想起了初次见到程子安的情形。

那时候的他虽落落大方,逢人就笑。加上生得好,说话坦诚,令人莫名心生好感。

一路连中几元,却进了水部,做了个小小的郎中。

施侍郎并不意外,程子安在京城虽与许多人来往,他却并无攀附任何一方势力,想要升一升,除非他与某系走得极近。

谁知,程子安从一个连座位都没混上的郎中,短短数月,迅速升到了侍郎,与他同品级。

甚至这次差使,他还受程子安统领。

漕运复杂至极,里面利润丰厚,势力庞大。

施侍郎都只能算作只沾了些边,从不敢插手进去。

除了漕运,各地的常平仓亦是如此。

施侍郎心咚咚跳个不停,前所未有地不安。

同程子安的那场谈话,以程子安的聪明,他岂能不知其中的凶险。

程子安那时对他说了什么?

施侍郎努力回想。

程子安对他说:“人呐,多回首,多回头,望望身后可有退路。”

身后可有退路?

程子安回京之后,会得如何做?

黄知府神色阴狠,道:“早知如此,昨晚就不该考虑那般多!”

施侍郎阴沉着脸,没有接话。

天下没不透风的墙,中枢五品大员命丧益州,姓黄的真是在益州府做了太久的土霸王,忘了益州府,也属于大周的天下了。

黄知府袖着手,阴森森道:“他既然敢跑,正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路上惊马,遇到了强盗,劫匪这些事,谁能预料得到!”

施侍郎听得一甩衣袖,道:“你莫要说疯话了,我什么都未曾听见!事已至此,我得赶紧回京去!”

黄知府暗骂没出息,不过,他见施侍郎不肯一并参与,飞快衡量了下,到底不肯独自担这个责任,只能悻悻作罢。

两人再商议了一翻,施侍郎叫上还在呼呼大睡,一头雾水不知出了何事的施二,快马赶回京城。

程子安三人,并未走先前从京城来的路,而是骑着马,朝着益州府东面的宁县疾驰而去。

宁县离益州府城约莫八百里的路程,此处靠海,海贸比不上明州府发达,宁县还算比较繁华,码头上每天都有海船进出。

到了傍晚时分,程子安几人到了宁县,寻了县城最繁华的客栈住下。

客栈都是来往海商,程子安坐在大堂里,听着他们的谈话,上前询问了几句,问到了一艘明早会出发的海船。

海船经过燕州府沧海县,会在此停靠。不算大的海船出入近海时,会顺手捎带些客货,赚取一些小钱。

海船上还有位置,马与人都可以捎带上。程子安定了三人带马的位置,回屋去歇息了。

次日一早,程子安来到了码头,打量着眼前的海船。

这般大小的海船,在明州府比比皆是,皆前去近海打渔。

益州府走海路,行到燕州府,大概约莫要十余天的功夫。

燕州府下船,离京城就近了,京城周围的官道平坦通畅,进京只要一天。

程子安背负手,暗藏功与名,大手一挥,哈哈大笑道:“张叔,柱子,上船!”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程子安虽不是君子,他亦不会呆在益州府。

狗急跳墙,他们三拳难敌四面八方的敌手。黄知府在益州府,从底下的县令升到知府,盘桓了近十年。

武十三一看就不是好人,身上肯定背着人命。

要是危墙倒了,被砖石砸坡头,砸断腿就不划算了。

再说他此行的差使已完成,接下来走海路,才是他的重点。

老张与莫柱子,牵着马上了甲板,程子安随后上去,痛快交了船钱。

海船板着海岸线上升起的太阳,缓缓驶离码头。

几人在海上晃荡了几日,一路上同船上的船夫,东家们混得熟识,关于风浪,航线,方向等学了个遍。

临海县下了船,程子安同东家道别,骑马回京。

进了京城,离开不过短短时日,京城下了几场雨,冷风嗖嗖,深秋一下就来临了。

太阳将将西斜,程子安先要进宫面圣回复差使

在宫门前下马进去,还没走到广场,许侍中急匆匆迎了上前,上下打量着他,目露担忧,低声道:“你且小心些,圣上大怒。”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