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她都决定上交了,应该提前想到了上交后会有什么结果。”

“她现在是上交了,可要是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她也可以拒绝。”

“她生在大盛,长在大盛,大盛有她的父母兄弟,软肋皆在,不怕她不配合。”

“再怎么样,她也是为了大盛上交的,我们不能让功臣寒心。”

“看来有些人是忘了楚婳除了系统,还有其他你们没有的才能?”最后这句话颇有一点地图炮的意味。

被炮灰到的众人愤怒扭头,看到说话之人后又默默挪开眼神。

宣威将军有大量军功在身,曾是皇帝的伴读,地位特殊,又是楚婳的武学和兵法老师,前两天刚替楚婳转交复合弓的图纸,太有资格嫌弃他们了。

福瑞亲王本来打定主意不大半夜进宫议事了,无奈今天的事确实要紧,不管是抓间谍还是上交系统。

早在百官叽叽喳喳一通胡说的时候,福瑞亲王就不耐地闭上眼睛,十分后悔自己再次心软。

眼看宣威将军怒了,他撩起眼帘瞅了瞅老太师和老太傅。

其他人也在偷瞄老太师和老太傅的反应,想借此判断后续该怎么做。

这两位的护短可是出了名的,肯定会有所动作!

令人惊讶的是,二位没有什么明显的神色变化,好似他们吵了半天,话题中心人物并不是楚婳。

这就更让人警惕了!

户部尚书就在这个当口跳了出来:“既然你们都只在乎系统,那楚婳就是我户部的人了!”

话音刚落,就被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三人一起怼到了脸上:“你在想屁吃!”

对抗的时候是默契了,对抗完了又开始内讧:“她是我们顺天府刑部大理寺的!”

见到眼前的这个情形,皇帝竟然有些欣慰:可算顺眼了!

“当务之急是楚婳会用什么办法上交系统,又该怎么应对。”

皇帝都开口了,百官不敢不听从,只能顺势而为。

宣威将军先打了个样:“眼下她无法上朝,也没有资格面圣,应该会通过让三位老师转交信件的方式进行说明。”

有托宣威将军转交复合弓图纸在前,这个办法很有可信力,引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也有一部分官员认为楚婳可能托楚平、五皇子或者锦衣卫转交,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不能完全撇除。

接下去的议题是:系统的事朝廷早就知道,这件事应该告诉楚婳吗?

户部尚书耿直地表示:“系统迟早能查到,为什么不说?楚婳知道了,就不会在外面吃瓜。”

顺天府尹附议:“楚婳愿意主动上交,足以说明她对朝廷的信任,与其让系统查出来,让楚婳对朝廷产生疑虑,不如开诚布公,更能促进双方的友好合作。”

刑部尚书选择从其他角度进攻:“倘若是在座的各位拥有了它,可会选择上交?到那时,各位是希望得到朝廷的全然信任,还是有所保留?”

这一记扪心自问,戳中了很多官员的心巴。

如果是他们绑定吃瓜系统,最初的选择必定和楚婳一样:藏起来,自己慢慢吃。

等到摸索完系统的全部用法,确认对自己和大盛没有威胁,到那时是否上交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希望朝廷能对自己更信任一点。

此议题在众人的沉默中通过,下一个是:怎么使用系统。

宣威将军:“查间谍。”

户部尚书:“抄家。”

顺天府尹:“查案。”

吏部尚书:“寻人才。”

闻言,正要开口的刑部尚书诧异地看了过去:你怎么也插了一脚?

如果可以,吏部尚书不想参与,可二把手是东夷派来的间谍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冲击太大了,以至于他现在看谁都有间谍嫌疑,看谁都觉得不是好人。

“皇上,自系统出现后,查了许多案子,朝廷已经更换了不少官员,此番查找间谍一事必定又会拉下不少官员。”吏部尚书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缺人啊皇上!”

皇帝:“……”

百官:“……”

听到了听到了,别喊那么大声。

比起贪污抄家和查其他案子,官职空缺一事确实更为要紧些。

吏部侍郎安排的官员中肯定有一些有问题,从上到下一波更换会产生许多动荡,要是不及时补上空缺,干活都找不到人,还谈什么抄家查案?

当下,百官就开始扒拉自己认识的人中有没有适合上位的。

*

第二天,楚婳一早醒来就听到系统报告昨天御书房之事,知道君臣的倾向。

楚婳便如百官所言,写了一封信托宣威将军转交,她在信中简单描述系统的能力,而后表明自己想为朝廷查找间谍的心愿。

言辞恳切,表达直接。

皇帝看后龙颜大悦,当天就宣楚婳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