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4页)

“医院给了很多资料,主要是病人资料和医护人员的资料。按照蒋哥所说,我们重点关注人员死亡情况。海都附属医院在整个海都市排名前三,是一家三甲医院,光是每天接收的新病人都有上百人。”

“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医院病人死亡率最高的科室是急诊科、ICU科、肿瘤科和内科。我们拿到了最近三年来,这些科室的死亡人数情况。2044和2045年死亡率没太大变化,两者相差1%。今年倒是出现了一些增长,不过死亡率也只增加到1.9%而已,仍旧在非常正常的范畴里。”

顿了顿,队员道:“接治病人情况倒是发生了一些变化。2044年病人总数最多,因为那年海都市发生了‘7·23特大地震海啸事件’,也就是‘极光之女逻辑崩溃事件’。2045年很正常,病人总数恢复往年正常水平。今年由于前段时间出现了抓捕神圣献祭的事件,所以又多接纳了一批因围观而受伤的好奇群众……”

蒋文涛打断他:“直接说结论。”

队员放下资料,大声道:“结论就是,没有异常!医院人员也表示,最近几年这家医院并没出现什么特别的事件,无论是接治病人数量,还是康复出院率、死亡率,和同市其他医院相比,都没有太大差别。就连出现医疗事故的频率,也和其他医院大致相同。”

这时,一个队员插嘴道:“一定要说的话,确实有一个稍微特殊点的事件。”

蒋文涛刷的看向这位年轻队员:“什么事?”

平头队员也看向他,老实道:“我听妇科的一位医生说,今年初,也就是2046年二月,一位业内大牛从中都市转到了他们医院,准备担任他们科的科主任。但这位老教授刚到医院,才半个小时,还在开会呢,就突发急性心梗,抢救无效去世了。”

萧矜予一愣:“中都市的老教授?”

“对,是从中都市特聘来的,好像是从什么……中都市的九什么医院?”

萧矜予:“九华医院?”

“对对对,是叫这个。这位老教授以前是那个九华医院的妇科主任。”

凝思许久,萧矜予抬首看向赵狠和蒋文涛。

三人齐齐点头,无言中,意见达成统一。

很快,三人来到位于六楼的妇科住院部。

赵狠给王饕打了个电话,说明海都这边的情况。当听说又有逻辑链事件可能和中都市扯上关系,王饕顿时黑了脸色。但事件总要调查清楚,他随即派人前往九华医院,防止这家医院也出现和海都附属医院一样的情况。

夜已深邃,但许多工作人员正在向病人和家属询问信息。

妇科住院部狭长的走廊上拥挤地站满了人,护士台里,几个小护士也正被警察询问。她们都神色凝重,事无巨细详细地说明自己过去几年记得的特殊事件。

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医院里的人自然已经慢慢察觉,这次的事件绝不可能是所谓的“安全事故”。然而他们的手机全被官方以强制方式没收,防止他们将医院内的消息散播出去。

有人表示了不满,可更多的人选择相信国家,服从安排。在赞同声的浪潮中,极少数的异议如细石击入大海,了无生息。

萧矜予三人找了会儿,在配药室找到那位今天当值的妇科医生。

这是个年轻的住院医,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左右,剪了一头利落的短发。再次被询问,这位女医生已经没那般惊惶,她冷静地放下手里的药品,回忆一番,回答道:“我记得那位教授姓黄,是从中都市九华医院来的,在业内很有名。他来我们医院的日子,是今年的2月19号。当时我们科上一任主任即将退休,医院就外聘了黄教授来。”

面对赵狠、蒋文涛的注视,年轻医生不由吞了口口水,才接着道:“黄教授在业内德高望重,以前在九华医院就很有名气,为了欢迎他,我们科室还准备了欢迎仪式。可黄教授到医院后,先去参加了高层会议。本来下午就会来我们科,谁都没想到,他在会议上就突发了心梗。”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女医生道:“急性心梗这种病,哪怕救助及时,都未必能抢救过来。黄教授发病时就在医院,据说心内科、急诊科的主任都在会议室里,两人当场就采取了抢救措施,还第一时间将黄教授送进了手术室,但黄教授依旧没挺过来。”

“死因只是急性心梗吗?”

女医生抬头看向说话的俊秀青年,她先是一愣,接着认真点头:“没有任何可疑,这个可以肯定,绝对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黄教授是我们医院特聘来的医生,他的猝死医院相当重视,当时警方也有介入。最后是从首都调来了法医界的大拿,亲自为黄教授做尸检,确定只是正常的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