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唐肃高壮魁梧,天生神力,为京营内外所闻名,这人怎么回事?竟然能与之相比拟?!

他忙聚精会神,全力应战。

然傅缙虽有唐肃臂力,却丝毫未见其粗拙,攻时如雷霆万钧,动时灵活如同脱兔,纵横开阖,来去自如。二人缠斗二十余回合,傅缙反手一记横扫千军,刘檀兵刃脱手,宣告落败。

傅缙闪电探手,接住刘檀长矛,双手递还,拱手道:“刘将军承让。”

刘檀赢得起,也输得下,胜败不过兵家常事,他放声大笑,一拍傅缙肩膀:“老弟啊,你在那吏部唧唧歪歪可浪费了许多时候,怎么不早来兵部?”

傅缙也笑:“现在来,也未迟。”

青年将军,面如冠玉,横刀立马,威势凛凛,刘檀大笑:“极是,极是。”

武将的情谊,有时候比文官来得快,且真很多。

高台上,伏老将军捋了捋花白长须,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接下来,傅缙跻身青红对抗,三战三胜,漂亮利落。最后校场列阵而战,他率左翼一起奠定了胜局。

下午,是山野对战。

三十万大军乌泱泱而出,开往崎岭太华山一带山脉进行实战演练。

傅缙照旧在青方,青方为守方。

他一指行军布阵图,却道:“攻即是守,守即是攻,战况瞬息万变,久守易失。”

不应该把这当成演练,该当成一场真的实战。

以往思维总被局限的刘檀等将,眼前一亮,对啊,以前他们都是按照规则攻防,现在想想,却是画地为牢了。

刘檀一击掌:“傅兄弟说得没错!”

众将立即聚拢,商议反攻占领战策。

傅缙仔细看过了地形图,“此处有一凹地,易攻难守,敌军很可能从此处攻之。”

“我以为,当在此处佯败,作饵伏之。”

他手一点,随后一绕:“而后包抄而上,辅以扇阵,必能大败敌军。”

见解十分精辟,又快又准,有诈有伏有阵有攻,战阵运兵娴熟于心,指挥若定。

刘檀真大为惊诧:“傅兄弟,你为何去那吏部?”

此策确实精妙,接着又商议了几个布阵方式,俱不如前者。于是不管真心赞叹佩服的,还是微妙侧目者,诸将一致拍板。

傅缙自荐先锋。

鏖战一夜,青方大胜!

傅缙勇猛善战,指挥若定,率兵士来去自如,气势如虹,毫无疑问是这次演练最夺目的第一人。

伏老将军大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傅缙肩膀,哈哈大笑:“好一个傅小子,果然不坠你祖父威名!”

他惜才又爱才,当即对驾临京营的皇帝道:“陛下,承渊有项籍之勇武,韩重言之韬略,可堪明威将军一职,统左领军卫,为陛下分忧!”

京营共十二卫,每卫各统二至五万精兵不等,这可是真真正正掌了实际兵权的军职,属京营上层战将,品阶看着差不多,然内里天差地别。

因靖王案的风波,十二卫主将空出两个,伏老将军遂大力推荐他看好的傅缙。

伏老将军三朝元老,是皇帝少数心存敬重的老臣之一,另外他对傅缙印象本来不错,于是捋须笑。

“承渊允文允武,果然少年英才,大善。”

圣谕当场颁下,擢傅缙为明威将军,入京营,统左领军卫。

傅缙眼睑微微一垂,复抬起,利落行了一个军礼,“臣领旨,谢恩!”

……

傅缙一个漂亮转身,成功跻身京营,达成他归京数年的第一大目标。

楚玥刚听闻这事的时候,是在凝晖堂。楚姒得了几盆上品红梅,要分她一盆已示亲厚,她微笑应了,一脸惊喜。

刚开口要表示自己的喜欢,谁知这时,忽见楚姒乳母梁氏“蹬蹬”快步进门,附在楚姒耳边快速说了一句。

楚玥坐得很近,也听得颇清晰。

“……京营演武,他力克四位将军,拨得头筹,又在入山阵演大放异彩,伏老国公荐,陛下擢他为明威将军,领左领军卫。”

她清晰看见楚姒的眼皮子猛跳了几下,后者倏地转头:“你说什么?!”

梁嬷嬷肃着脸轻点了点头,“那边刚传信过来的。”

这说的正是襄城伯。

否则没有这么快,傅缙入京营也就两个时辰前的事罢了。彭尚一得讯,就知不好,只得赶紧将消息传过来。

“京营,明威将军,统左领军卫。”

楚姒面无表情重复了一次,她缓缓侧回头,楚玥抬了抬眼睑,立即“啊”地掩唇轻呼,露出一脸惊慌之色。

“姑母,这是不是他又入了陛下的眼?他……”

何止?这哪里是入了眼的事。

楚玥的表情很到位,楚姒也没有心思理会她,掠了她一眼,“无碍,你先回罢。”

这模样,可不是无碍,楚玥有些欲言又止,但想了想,她最终还是微微蹙眉离开了凝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