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3页)

陈嬷嬷福了福身:“太夫人命老奴给世子爷送驱寒羹汤。”

楚玥并不觉得有异,毕竟老太太刚刚才嘱咐过她,而这嬷嬷确是福寿堂的人如假包换,福寿堂篱笆历来扎得严谨的。

楚玥闻言,也未打算吩咐孙嬷嬷接过,她和傅缙怎么回事自己清楚,这汤羹经了她手,他绝对不会再喝。

“嗯。”

她点点头,率先转身往东。

陈嬷嬷三人紧随其后。

福寿堂的人,历来极有其主的风范,嘴巴蚌壳一般紧,非必要的话从来不说,不拘言笑,颇清冷。

如意等人被这一带,也挺背肃容,不再嬉笑。

楚玥赏雪的兴头大减,索性加快脚步,很快回了禧和居。

沿着廊道拐进去后,左手边是回二进正房的路,而往右边望过去,已能看见通往前院内巷的月洞门。

陈嬷嬷停下,福身:“婢子告退。”

楚玥点点头。

双方分道扬镳,楚玥一行返回二进正房,而陈嬷嬷三人落后一步,也转身往月洞门而去。

这一切,看着都十分平常,然而楚玥走到廊道拐角时,无意一瞥,脚步却顿了顿。

“少夫人?”

孙嬷嬷落后半步,就站在主子身畔,也顺势望过去,正好看见月洞门里小丫鬟的杏色裙摆一飘,消失于门洞左边的高墙后。

“怎么了少夫人?”

孙嬷嬷奇,她看来看去不觉得有啥好看的。

楚玥眉心却微微蹙起:“她们怎么往左边去了?”

月洞门后面,就是通往东路外书房的内巷。当然,它也不仅仅只是通往东书房。

往右边,走二三十米再拐个弯,就是东书房的东角门了,可以直接进去。

而左边呢,则是通往中路前院的。当然了,也通傅缙外书房,就是稍远一点。那是个正经的内仪门,中路前院过来傅缙处的,就是走这个门。

陈嬷嬷这是舍近求远了。

楚玥心里立即升起一种违和感。

按理,福寿堂的管事嬷嬷都是多年老人了,不可能不知道右边的东角门。

可这是为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她定定立了片刻,不知为何,楚姒的脸忽在眼前一闪而过。

她一惊。

心脏跳得有点快,电光火石一刹那,她忽想起了一个人,以及噩梦中的一件大事。

傅茂。

傅茂之死。

梦境这一段很混乱,她根本不知道傅茂是怎么死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傅茂死时,刚满十六岁没多久。

傅茂今年十五,距离十六岁生辰还有将近四个月。

傅茂之死,是梦中直接导致“她”被傅缙深恶痛绝,恨不得寝皮吃肉,耗费数年时间也誓要亲手刃之的关键事件。

楚玥很重视的,她屡屡告诫自己需小心再小心,万不能当了人家手上的刀。楚姒每一个涉及她的言行,她都有自己私下琢磨过。

她一直准备着,为四个月之后。

本也应该是四月后的,但不知为何,想起傅茂,她心脏立即怦怦狂跳起来,有什么呼之欲出。

思绪纷乱如潮,用力捏了捏拳,掌心骤刺痛,她忽又忆起一事。

傅缙生母张氏的死。

明面上,张氏是病死的,染病卧榻,病势缠绵数月,而后不起,香消玉殒。

但她知道,实际张氏是被毒死了。

楚玥从前一直以为,久卧病榻上的张氏被喂了毒,然后毒性一发,她就死了。

想在想想,还有可能是慢性毒!

楚姒和张氏一直有交情,守寡后交往更深,俨然已是密友。张氏病中她也是常常探看,数月不断,一直至张氏病逝。

如果是慢性毒,那也同样解释得通!

呜呜风声起,一阵寒风卷着枝头的雪沫子灌入廊下,她闭了闭目,手足冰凉。

如果真是这样,那傅茂之死,有没有可能也是中了同一种毒?

假设这陈嬷嬷是楚姒的人,那盅羹汤,会不会?!

要知道,梦中的“她”完全沉浸在温润夫君慈爱姑母的包围中,她肯定是依姑母嘱咐,常常出入傅缙外书房。

遇上了陈嬷嬷的话,她大几率会亲自领对方去。

傅茂,也是时常出入东书房的,听是祖母送来的羹汤,会不会嘴馋想尝尝?

或者他不嘴馋,是“她”热情邀请,招手让他尝尝,那个腼腆少年肯定不好拒绝长嫂的。

一碗羹汤下肚!

然后……

心念电转,短短一瞬,楚玥额际已见了汗,她顾不上抹,提起裙摆。

“我们到前头去!”

……

楚玥在得了傅缙允许的情况下,去他外书房转过几圈,一路顺畅,并无阻滞。

她先绕左路追上去,一问守门仆役,果然陈嬷嬷三人刚进了去。

离得远远,便听见前头陈嬷嬷道:“这是太夫人特地命人炖的羹汤。”

这冬季用的食盒,有夹层有棉絮,保温二三个时辰不成问题,冯戊跟去京郊大营了,一个楚玥不认识的侍卫小心接过食盒,捧着进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