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3页)

水满则盈,月满则亏,此一时彼一时,楚温这性子在楚氏发展过程中固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若淮南楚氏恢复了往昔荣光,却又是很合适的。

楚源虽年逾五旬,只他觉得身体尚可,再奋斗十余年应无妨碍。他此生夙愿重振楚氏,希望能在闭眼达成,正好将楚氏交到长子手里。

……

楚温套车去了刺史府,不过很可惜,傅缙和樊岳才赴了军营。

问了问,囚车明日即押解归京了,兵士调度,人员安排,他还得安排人追捕在逃的郭庶等人,忙得不可开交。

楚温有些失望,但也没办法,总是公务要紧的。

他还惦记着卧榻的父亲,被请进内堂坐了一阵,见傅缙仍未有归讯,只得留话告辞,匆匆赶回去照顾老父。

楚温折返驿馆,才下马车,青木就迎上。

青木是在等他。

楚温问:“你可是要返京了?”

结果出来了,楚家有惊无险,按理,青木是要回京复命了。

不过青木却说:“先前情况紧急,都未曾拜见夫人,属下欲折返邓州,给夫人请安。”

赵氏快生了,有经验的婆子说,也就这十天八天的功夫。

青木最知楚玥心思,她盼小弟弟望眼欲穿,又记挂父母多时。

来邓州一场,楚温见着了,还差赵氏。

他亲眼见了赵氏,将详情叙说给她知晓,她必然是极欢喜的。

青木微微一笑。

楚温自然没有不应的,“父亲说,如无碍,明日就启程返邓州。”

邓州还耽搁下一大堆的公务。

简单说好,二人遂分开,楚温去后头父亲的屋舍,而青木则匆匆往外。

他还得先去传信。

看赵氏归看赵氏,但事情顺利解决还是得立即传信回京的,好让楚玥安心,这是第一要务。

青木穿羊坊大街过,去往安州的信宜柜坊总号,而傅缙打马,正转入羊坊大街。

离得远远,他又见一抹青色布衣身影。

后者抄近路,已差不多到了巷口,身形一晃消失。

只这回,却稍清晰了一些。

“青木?”

仿佛是,又仿佛不是,那背影一晃没入人群中,不待他定睛去看,已消失不见。

傅缙睃视片刻,微露疑虑。

……

青木的这最新一则传信,当日便送出,日夜兼程,在十月初一的傍晚抵达了京城。

楚玥当时正要登车回府,后头蹬蹬蹬一阵急促奔跑声,“主子,主子且慢!”

是曹思,又胖了一些的他跑得气喘吁吁,急忙扬了扬手里一封信报,“青木有新讯报传回了!”

楚玥连忙接过,拆开垂首一看:“圣旨祖父功过相抵,原职听用!”

她登时大喜。

这两个月来,她一直紧紧关注着南方局势。青木讯报一封接着一封,从开始的及时赶上,到中间的陷入困局,到后头的主动投案将功赎罪,她都十分清楚。

当机立断,主动出击,确是上上策。

只不过,圣旨一日不下,都未曾有最终定论。

楚玥翘首以盼,终于接到了这封讯报。

结束了,楚家从税银案全身而退了!

她大喜连连说了几声好,当即折返外书房给青木回信一封,又吩咐曹思赏了近来辛劳众人,安排诸人轮流休假。

极之欢欣喜悦,高涨情绪回到府中都未曾消褪。

不过才进门,她又新接到了另一则重要讯报。

傅缙快回到京城。

府卫立在廊下,恭敬禀:“世子爷押运重犯返京,现已抵达平津,明日午后即抵达京城。”

……

傅缙回来了?

意料中事,税银案结束一干要犯自然押回京城的,另圣旨不同口谕,楚玥早从狄谦等人嘴里得到此事了。

唯一有一点点出乎意料的,就是傅缙等人速度很快,比预料中还要快了那么一两天。

“太好了,咱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楚家这事儿不小,乳母等心腹也是知晓一些的。伺候主子沐浴后,孙嬷嬷执细棉布给她慢慢揩着,欢喜掩不住:“世子爷也要回来了。”

解决了楚家之事,傅缙也回来了,再好不过,孙嬷嬷连忙嘱咐:“这都两个多月了,您和世子许久未见,必是想了,也不需矜持,说与他知就是。”

她怕楚玥房内矜持,这不对:“夫妻感情也需经营,不妨大方一些,闺房之内,可不能端着,……”

乳母循循善诱,传授夫妻相处之道,楚玥趴在美人榻上,眨了眨眼睛。

话说,她还真没怎么想过傅缙。

忧心娘家,就占据她大半心神了。

倒不是傅缙一点消息她不知道,毕竟南方和北方是有消息互换的。不过总体也不多。他正忙着解决西河王趁机笼络诸州府的事,因他本人就在南边,具体计策和操作过程是不会传回来的;而近来京城没什么大事发生,不需要请示他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