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页)

正是赵氏母子,她身边是赵明等人。

邓州大事她一直关注着,赵明等人拿了闺女信物来,她稍稍犹豫一下就跟着走了。一行人乘车伪装,倒是很顺遂出了城,就是一直很忐忑。

一见楚温,赵氏獾儿大喜,一个“爹,爹”喊着,一个忙不迭冲过来。

“夫君,你伤着何处了?”

骤看清,便见楚温满身血迹,赵氏大惊失色。

“没事,不是我的血。”

除了手臂那点已止了血的轻伤,他无碍,只楚温也顾不上说其他,拍了拍妻子和孩子,便立即转身问:“青木,这怎么回事?”

他都憋一路了。

青木抱拳:“禀大爷,是主子命我等来的。她说,若邓州投宁王就无妨,倘若不能,务必要将大爷和夫人二郎君接回,以策安全。”

“这……”

楚温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和闺女团聚自然是最好的,可,可这贸贸然跑出来却有不妥,他确实不愿意投靠西河王,但他父亲母亲,兄弟族人都在城里啊!

青木就是顾忌这个,所以在城里才让赵扬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现在两人对视一眼,有些头疼。

不过两人犯难不过几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正沉默间,骤听见一阵隐隐骚动,想来是陈御等人到了,众人便闻声看去,谁知一看清,却是一惊。

陈御一行数十人正飞速往前狂奔,紧接着,后面跟了一大批人,有骑马有奔跑,正疾速狂追。

冯登高喊:“走!快走!”

陈御等是光明正大进城的宁王使团,他们其实也一直防备着,防备着若邓州选择投西河王后,他们这些敌对使团会遭殃。

虽说即使两国交战,也不斩来使,但谁知道呢?准备是必须的。

一得讯楚源车驾往城东去了,他们马上就撤。

但其实,楚源也没打算做这些犯忌讳的事,他反而特地下令城门处睁只眼闭只眼,将其余两使团放出。

就算想立功,也不是立这种功的,要是两使团真在邓州出了事,他能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楚源不但自己不做,也防备着章夙可能做。

但事实上,章夙也知道这种事情影响太坏,得邓州相投是大喜事,恩抚都来不及,怎会上赶着戳心窝子。

于是,他就将人手埋伏在西南东三城门外了。

诛杀宁王使团,是他此行的另一新增目标。

人不在邓州城内出事即可,路上的,不归楚源管。

很快,哨探便得了陈御等人踪迹,讯号放出,三处人手立即聚拢一处,幸好陈御等人发现得快,一追一遁,直到现在。

冯登厉声喝:“赶紧走,他们人很多!”

路上他们左思右想,还是往小石亭来了,一来因为遁逃的方向接近;二来,怕青木他们等得久了,反而落入敌方圈套。

梁荣青木对视一眼,立即喝道:“赶紧走!”

赵扬马上一俯身,将楚温重新背在背上,发足就往前狂奔出去。青木一刀斩断小车车索,将赵氏送上马背,他抱着獾儿,一抽马鞧护着马赶上。

一行人再次往前疾奔。

前面疾奔,后面狂追,不时有箭矢激射,幸天色黑沉沉的,准头不高,被击落。

敌人穷追不舍,两方咬紧无法甩脱,冯登回头看了一眼,喝道:“弟兄们,都快些!”

“往西,通水畔有船,登了船即可脱身!”

……

再说邓州城内。

楚姒悄悄潜回刺史府内,迅速换了衣裳,一张艳丽面庞阴沉沉的。

本来眼见成功在望,却杀出一群程咬金,生生坏了她大事的。

楚雄沉默片刻,也不知是失望还是松了一口气,反正滋味难言,他也没心思和楚姒多说,匆匆下去处理后续事宜了。

蒙面匪徒的出处,可绝不能暴露。

……

楚源知道这消息时,和章夙的欢谈差不多到了尾声。

双方达成理想意向,章夙大喜,要设宴款待楚源,楚源大笑,说着宴该他设,一尽地主之谊。

双方齐声欢笑,章夙便笑,说今日夜色已深,正好驿舍小宴,明日再大宴不迟。

于是酒水菜肴,备了上来,双方分了宾主,正开怀畅饮,谁知,消息却来了。

“城南别院,有一伙蒙面匪徒欲杀大爷。激战中,又有一伙新人加入,杀退前者。但,但后来这群人,带着大爷离了城了……”

这一段话,讯息很丰富。

楚温女婿是傅缙,这点有心人都清清楚楚。毫无疑问,楚温必然是偏向宁王的。从这隐晦的城南别院,不难听出,楚温意志十分坚决,已被楚源直接囚禁在府外别院了。

这当口,有人要干脆利落灭了楚温的口。

然后,有新一伙人来营救,楚温没有反抗地跟着走了。

楚源打翻酒樽,又惊又怒,愣了半晌,立即拱手单膝跪下:“三公子,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