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章夙不知道这关头此乃大弊吗?

不,他深知。

但有些事情,不是知道就能解决的,箭在弦上他不得不发。

这正是宁军进攻的最佳时机。

堪堪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宁王和傅缙都无需多商议,立即决定,挥军栗州。

……

如今宁军兵马三十万,浩浩荡荡出了邓州,往西南逼近栗州。

西河军也算反应迅速,据闻是西河王重病中挣扎而起,任亲弟合阳侯为帅,整肃兵马,严阵以待。

“栗州扼东西咽喉,一旦取下,西和直逼西河王老巢,南可渡江南下。”

这也是一处关键之地。

这类地方基本有个雷同的特点,就是天险屏障甚多,攻伐难度大。

只不过和邓州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傅缙睃视疆域图,食指虚虚两点:“我们先取临和和屏山关。”

“硬攻临和,突袭屏山关。”

相较而言,屏山关天险,硬攻伤亡大,宜智取。先全力硬攻临和,西河军必要援,在敌军注意力全部在临和之时,骑兵营绕小路飞袭西屏关。

傅缙的目标,第一战取下此二地,失去两处屏障,栗州就容易多了。

“很好。”

宁王和傅缙低声商议片刻,立即点将安排诸人任务。

楚玥照例抓的后勤军备粮草,这些妥当已是大善,前线任务不用她这边的人。

点到她,她起立大声应了,转身离开前,睃一眼傅缙。他声音沉凝,稳重依旧,只人是瘦了些,养的这阵子又白费了劲。

出了帐,处理好手头上的事,她匆匆回自己营帐一趟。

楚玥的营帐,和傅缙的帅帐内帐相通。

他这边也安静下来了,军令悉数发下,他正准备出发。

见楚玥来,冯戊等亲卫无声退下。

他抬目看了眼。

楚玥上前,仰脸看他,“我等你回来。”

不上战场,不知道有许许多多的忌讳,楚玥俱悉数遵从,很多字眼不适合说,千言万语就汇成这么一句话。

她握了握傅缙的手,照旧将那两个荷包塞进他怀里。

那个装了平安府的,密密贴着他的胸膛安放。

傅缙“嗯”了一声,垂眸看她放好。

须臾,他道:“我出去了。”

“好。”

傅缙看她一眼,沉默片刻,转身出帐。

楚玥目送。

帐帘晃动,高大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其后。

那日过后,两人相处模式大致就是这般。

食同桌,睡同衾,傅缙没有推拒或者生气,日常也说话,就是少,比起争执之前,少了许多许多的缠.绵亲昵。

傅缙伤了心,他黯然沉寂下来。

楚玥没有气馁,先前一直都是他在主动,这次她主动一下怎么了,她想重新温暖他的心。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今天阴天,云层很厚,辰正时分,天色依旧昏昏沉沉的。

这几天天气都这样,仿佛酝酿着下大雨,但最终还没有下。

大军征战,自然不会等这场不知何时会下的大雨,一时“隆隆”鼓声大作,黑压压的大军急速往临和涌去。

临和是座古城,城池不小,城墙也够高,如钉子一般钉在原野上,守卫着后方的栗州。

只相较起邓州栗州这种大城而言,临和还是不够看。宁军兵强马壮,攻伐城池经验也十分充裕,围攻两个昼夜,便全线告急,合阳侯申信不得不全力来援。

宁军今非昔比,兵马数量已胜于西河大军,攻伐未停,仍有余力掉头和援军展开大战。

硝烟滚滚,“轰”一声惊雷起,闪电在越压越低的厚重乌云中闪烁着,初夏的第一场暴雨倾泻而下。

狂风暴雨,兜头而下,浇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只是酣战到了如今,却是谁也未肯停下。

章夙勒马立在中军帅旗下,看喊杀声震天的战场,还有远远仍处于混战中的临和城。

他唇角抿得极紧,据报,临和城战况并不好,最多再坚持两三个时辰,再不得援,便要告破。

人人神色沉凝,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眼前,却不知屏山关有危机逼近。

直到哨骑顶着暴雨艰难狂奔而来,“报!”

“屏山关遭遇敌袭,守军不足,急待援兵!”

骤不及防,吃了大亏,若无援兵,屏山关危矣。

只是眼前大军已尽数投入大战之中,战局胶着,一时抽调不出。

唯有帅旗下的万数精兵可调遣,要么是西河王和合阳侯的亲信精兵,要么就是世子申彻或章夙的。

只合阳侯体弱不会武,西河王和他的这些亲信精兵,守卫主帅,不可轻动。那么剩下能调遣的,申彻或章夙任选其一。

电光火石,章夙一夹马肚上前,“叔父,此事交予侄子!”

他垂眸拱手,暗自等待。

果然,下一瞬,申彻疾声道:“叔父,还是让侄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