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为难(第2/4页)

徐远被吓了一下跳,身子猛地一颤,跌跪在地上。

“回禀陛下……奴才也不知……可后来……后来司家父子似是受人提点,对送去的饮食格外注意,半点饭菜都不碰……”

“胡言乱语,怎会有人提点!”

李景晏不愿相信,他是大夏国君,国家之主,大理寺的官员该是忠于朝廷,忠于他,如何敢有人生出异心,暗中相帮司家父子。

可偏偏这时徐远还在攻他的心,“陛下,奴才以为……司家父子许是因着民心所向,才会有那么多人暗中相帮……”

李景宴被他气得几乎吐血,看向他的目光几乎要杀人了。

“徐远,你到底是谁的狗?”

徐远浑身一抖,将头埋了下去,“奴才一时失言,奴才该死……”

他一不小心说了心里话,却触犯了李景宴的忌讳。

李景宴冷冰冰盯着他,阴森无比的嗓音再次响起,吓得徐远又一哆嗦。

“徐远,你说,这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司?”

徐远脊背一阵又一阵发凉,直透体魄,浑身寒毛尽皆竖起,连连叩首道,“自然是姓李啊,陛下。”

李景晏冷冷笑着,眸底翻腾着幽沉和扭曲。

“你知道就好。”

“去,把韩统领叫来。”

“是。”

徐远得了令,几乎是连滚带爬,落荒而逃。

徐远走后,李景晏靠躺在椅背上,眼底的森冷几乎要滴下水来。

民心所向,好一个民心所向,所以,司家那两个乱臣贼子才会被人劫走整整七日了,他才得到消息!

眼下派人去追已是为时已晚,暂且只能放由他们去了。

不过这口恶气他实难咽下,定要找到宣泄的口子,方能解气。

是以,当韩硕来后,他便决绝狠辣命令道:

“今夜,放一把大火,将司平侯府夷为平地。”

韩硕听得此言,双目一瞠,满脸不敢置信,但皇命不可违,还是领命去了。

*

云开雪霁,日影流光。

戎国皇宫,气势巍峨的梓和殿中,回朝数日的呼延海莫,终于着龙袍,戴冕旈,端坐高位,开始临朝听政,恢复了一个帝王本该有的样子。

他不在朝中的这段日子,整个朝堂一直由两位德高望重的宰执代为管制。

虽说呼延海莫回朝后,朝中一切井然有序,没出什么乱子,但对两位宰执来说,这段期间他们身上担子极重,早已苦不堪言。

所以呼延海莫一回来,两人自是大喜过望,如释重负。

他们设想过,若是呼延海莫还不回来,那他们的日子可能还要焦头烂额下去。

当然,呼延海莫此举也半含故意,谁让这二位先前劝谏过他选妃立后、绵延子嗣,曾惹他不悦。

不过呼延海莫这肚子坏水,那些耿直忠厚的老臣可看不穿。

朝堂上,他们对呼延海莫叩拜相迎,三呼万岁。

呼延海莫危坐高台,对着一众朝臣也表现出十足的宽待,直言谢意。

他意气风发,语声朗朗。

“朕不在朝的这段时日,多亏两位宰执呕心沥血,诸位爱卿披肝沥胆,才使我戎国蒸蒸日上,安稳无虞,此乃社稷之福、朝野之福,我大戎百姓之福,故今日,朕要重赏全朝,以示褒奖。”

如此君臣和乐之时,群臣脸上皆露笑颜,当即跪伏在地,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呼声如山,响彻殿宇,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情。

呼延海莫满意地看着此幕,继而起身正色道:

“还有一事,朕要昭告全朝,那就是朕此番回朝,迎回了遗落在外皇后与公主,朕决意大赦天下,共贺此事。”

此话一出,朝堂上旋即爆发出阵阵哗然,还有此起彼伏的欢呼。

朝臣们反应过来后,个个喜不自胜,议论纷纷。

“是神女回来了?”

“陛下把神女迎回来了?”

“所以当年的神女没有死?”

“公主?神女不仅没有死,还未陛下诞下了皇女。”

“看来,神女是真有不死之身了,这是苍天庇佑我大戎啊,是苍神赐福我大戎啊!”

“神女万岁,大戎万岁!”

朝堂上爆发出一阵又阵呼声。

呼延海莫立在高处,看着满朝欢贺,心中的餍足溢于言表,轻动的冕旈之后,深邃的眉眼中染满了笑意,微微勾起了唇角。

*

皇宫一隅,玉芳园中,司露和父兄暂居在此。

这一处园子是司澧选的,是个僻静人少的所在,此刻艳阳高照,积雪却未消,繁草似锦,红梅映雪,空气中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主室内,一家人围炉饮茶,逗弄孩子,其乐融融。

司安扎着两个羊角辫,衣裙上环佩叮咚,举着小木剑跑来跑去,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咿咿呀呀,吹眉瞪眼,乐此不疲,看得几人鼓掌叫好,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