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4页)

桃榆眯起眼睛,这人可真能藏的,自己不修边幅,还总说自己没钱,伪装的倒是还真是有模有样。

“当是够你花一阵了,不必各做各的饭了吧。”

桃榆把荷包转给挂在了自己的腰上,眼里全是狡黠。

似乎还是没多乐意一般:“你既然这么说,那成吧。”

霍戍看着小哥儿的动作,眸子里闪过笑意。

两人一路上都没怎么撞见人,即便是遇见了,桃榆把整个人都裹在了斗篷里,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旁人也都识不得是谁,再者霍戍杵在后头一张比冬月冷风还凛冽的脸,谁也不敢伸着脖子去看。

方才到城门口,就见着外头团了一堆人。

霍戍翻身下马,把桃榆给抱了下来。

两人一道上前去,发现是城门口张贴了告示。

同州城中的匪乱在官府月余的追剿之下,总算是落了网。

不过并未全部受捕,一部分已经潜逃出了同州城,边境上加大了巡逻防卫,一时间也当也是不足为惧了。

现下跟着追捕回来的还有不少财物,让丢了东西的百姓可以上官府去认领。

大伙儿得到这个消息议论纷纷,都在说可以过个安稳年了。

“不知道樊村的粮食有没有追回来。”

桃榆缩着脖子道了一句,旁素看热闹的人凑上来说了一嘴:“那么些的匪徒,一日三两餐,总是要吃粮的。听说官府追回来的粮食只有一半了,剩余的都是叫樊村的人再补齐的。”

桃榆闻言叠着眉头,一半再两成的粮食,那可也不是小数字,樊村也当真是够倒霉。

告示贴在城门口,来往人流之大,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附近的村子。

一时间沉寂的村落好似又恢复了些生气,城里好似也比往昔更热闹了一点。

两人看了告示直奔十里布行,好久没有进过城的桃榆看着攒动的人头,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他往霍戍身侧靠了一些,试探着抬手贴着他的手背。

霍戍感受到手背的温热,垂眸看了耳尖有点红的小哥儿一眼,疏忽反手握住了桃榆的手,将其扣在了自己掌心。

桃榆抬眸看向霍戍,抑制不住嘴边眼尾的笑意,另一只手也顺势抓住了他的胳膊,心里雀跃不已。

许是城里的消息要快些,先行知道了匪乱得已平息,布行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两人让伙计给吴怜荷带了话,在暖阁里等着她。

“成亲?!”

吴怜荷得到消息是又惊又喜,出乎意外,却又觉着是情理之中。

桃榆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天我们过来量尺寸做喜服,顺道把消息告诉吴三姐姐一声。”

“这是好事!”

吴怜荷激动道:“什么时候办宴,我也不知能不能来,旁的帮不上忙,不妨让我给你们做喜服吧,也算是一番心意。”

“好啊!”

桃榆连忙应声以后,转头看向霍戍:“行不行?”

霍戍也点了点头。

吴怜荷见着霍戍冷硬,对桃榆倒是依顺。

“那这便去选料子吧,这先前匪乱闹得沸沸扬扬,连带着布行里的生意也不怎么好。而下官府贴了告示,掌柜的趁此把压箱底儿的好料子都拿了上来,你来的早,正好可选的款式多。”

说着桃榆兴致极高,两人就要去选料子,乍然回头发现还杵在一侧的霍戍:“走啊。”

霍戍实在是对这些东西没什么研究,入目除了颜色厚薄之外也都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便道:“你去吧。”

桃榆瘪了瘪嘴,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他上前去拍了拍荷包,小声对霍戍说道:“你不去看着我可乱花你的钱。”

霍戍挑起眉:“乱花吧,以后吃糠咽菜便是。”

桃榆眯起了眼睛。

“你们去,我出去给赵盼挑一把弓箭,先时本说自做一把给他的,回去以后也没得空去置办材料。”

桃榆听到这话应了一声:“那我就在布行里等你。”

吴怜荷在门口也不知两人嘀咕了什么,待着桃榆一个人过来:

“我们去选吧,他选不来。”

吴怜荷笑了一声:“男子大抵如此。”

霍戍从布行出去寻了间弓箭坊,同州城里专门卖弓箭一系物品的铺子并不多,大抵都是和刀具马鞍等并在一起卖的,不似北域一带三五步就能见着一间弓箭铺子。

城里最大的一间弓坊叫做聚安坊,倒是样式齐全,装潢显阔,城中的达官显贵子弟爱来闲逛。

外在出入的猎户不少。

霍戍进门便有伙计来招呼,他挥手让伙计自去忙,用不着介绍,弓箭好坏他自有数。

像是赵盼那般初学弓箭的新手,倒是用不着太好的弓箭,顺手为宜。

草选了几把试了试弦力,霍戍总觉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

他未置言语,放下弓箭转上了二楼,确信了目光一直跟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