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4页)

为此金龙寺几经修缮扩建,到今时道路修的宽敞平坦,香客众多,也吸引了商贩前来生意。

桃榆见着这些热闹的摊贩便走不动道了,径直从马上滑了下去,先两文钱喝了一碗热汤。

接着从这个摊子蹿到了那个摊子。

霍戍一手牵着马,一手好的攥着人。

他见着如织行人,不单车马饺子里下来的人衣着华贵,便是来往间挽着篮子的村头妇人亦是衣着鲜亮。

其实自霍戍来南边时便发觉了,同州这带但凡是什么席面儿大型集会上,都拾掇的体面整齐,同州这片人都喜好漂亮。

也怨不得桃榆对他的披帔嫌弃。

他捏了一下桃榆的手:“前头的女子穿的是什么?”

桃榆听到霍戍嘴里吐出女子两个字,连忙凑了过去,见着他瞧着的不过是个年逾三十的妇人,且衣着寻常毫无引人注目之处,不免疑惑:“就是再寻常不过的缎子做的,几十年的花色了。”

“什么价格?”

桃榆诧异霍戍怎么问起这些来了,不过他既问,还是耐着性子同他道:“像那位娘子身上的缎子在布行里也就是中下等货,自买布匹的话一匹应当不到一两银子左右就能买下,若会绕价七八百文吧。”

“若是在布行直接买成衣的话,一套当要个五六百文,不大划算,自买一匹布可以做出两套来。”

说来,先前霍戍在十里布行买的缎子添在聘礼箱子里一并送了过来,他都还没来得及裁制成衣服。

“怎么了,突然问这些?”

霍戍闻言眉心微蹙。

遥记年少时他一房堂兄说了门亲,什么都商谈好了,城里的布行上了一种时新缎子,那哥儿便想要一匹,说来与他堂兄听。

那日堂兄同他一道去布行里问了一嘴布价,出来婚事便黄了。

“那缎子就和这一模一样。”

桃榆瞪圆了眼睛:“以前家里很拮据么,买一匹添在聘礼里也才几百文。”

霍戍道:“掌柜要八两银子一匹,堂兄试图绕价,一个羊商一口价便给买走了。”

“八、八两?!”

桃榆不可置信的复问了一遍:“便是那时候这花色缎子要时新些,价格高点,但也决计不会过一两银子。可八两这未免也太高了些,莫不是记错了。”

霍戍摇了摇头,他虽不太懂这些布料,但彼时因此谈崩了一桩亲,事情深刻,他如何会记错。

而今再见此,早已物是人非,他侃道:“不过掌柜倒是未曾忽悠人,布匹真当是南边货。”

“北域物资匮乏,衣料缎子都是些皮毛货,就那么几样,不如南边布行琳琅满目。这么一匹缎子,在北域不单能卖上这个价,且还有的是人抢着要。”

桃榆瞪眼了眼睛:“北域的人都这么有钱么?”

话音刚落,有道声音却先插了进来:“这匹马可是壮士的,不知可否出手?”

霍戍和桃榆闻声,见着有个大腹便便的男子正在看大黑,两眼放光,喜好之色溢于言表。

许是庙会上都是买卖之人,又或是桃榆站在身边,显得霍戍都和善了不少,这才引得人上前攀问。

“马不卖的。”

桃榆开口道:“我们只是来赶庙会。”

男子却直言:“我可以出一百两,考虑一下吧。”

桃榆摇了摇头。

瞧着两人欲要走,男子连忙又道:“这样,价格你们提,都好商量嘛。”

霍戍见人痴缠,沉眸过去:“不卖便是不卖。”

男子瞧见面色不善的霍戍,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连忙赔笑道:“叨扰了,只是这马实在是好,若壮士再有这么好的马源,烦请相告。”

“在下城中嘉堂瓷坊陈普。”

霍戍微微颔首,以示答应。

两人走到安静些的地段,霍戍却忽而陷入了思索之中。

北域绢绸走得通,南边马匹有价无市,两方却正好产出所缺之物,若是南北倒卖,当是一桩可高利的生意。

今他在同州,凭借本地熟识之人可以选合适的货,北域那头又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地皮也熟。

简单一盘算,做点生意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