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4页)

于是十一月他又扬了消息雇走商人手,为期一个月的时间招人,十一月最后一日截止。

此次制定了完整的条例,包括工钱,吃用住宿医疗等事宜。

找了赵盼过来抄写装订成册,还好几页纸的一本册子。

得闻消息率先前来的是今年上半年那批人,竟一个都没少。

不仅如此,还跟了不少同乡和熟识来。

今年霍戍的商队从北域回来,还挺是低调的没宣扬挣钱这些话。

嘴上都是说的不易,花销多,余头少,可村户也不是傻子。

秋收村里人都在叫苦,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唯独是上半年去跑了半年的回来办事儿做席,缴纳赋税没为难含糊,挣钱没挣钱还能不晓得么。

霍戍更甚在城里开了个弓坊和大骑射场,大伙儿都看在眼里。

先前还不看好这出门走商的生意,摇头摆脑说情愿是在村里穷着也不愿意出去刀尖儿舔血的。

瞅着是按照这光景过下去真要揭不开锅了,比谁都着急想把日子谋起来。

在这头发出消息要招人前,就多是人询问了上半年跟着霍戍出去跑了生意的人,打听着消息看还要不要人呢。

消息一出去,争先恐后的就来了不少人。

这朝是全然求着来了,一改先时还要纪扬宗上门去寻。

霍戍这头自也吊高了些,上半年跟着他的有走商经验自都留了下来。

但此外再要的人,除却是要能接受他们条例的,也要挑选人,不是自来个应招的都收下。

冬月就那么面着人淡淡的过着。

倒是期间出了一桩大喜事,初十的时候院试出结果,赵盼那孩子出息的不行,竟头次下场就上了榜。

家头这朝是出了个秀才,元慧茹高兴的不行。

不单是她,举家晓得内情的都高兴。

截止于十一月底,霍戍齐雇了二十人,加上这边准备派出去的三个领队北域老乡以及葛亮,也足有二十四个人了。

人手上比今年多了一半。

霍戍盘算着货物的话能新增三倍左右。

除却布匹和茶叶,此次还谈好了瓷器,另外霍戍见同州府下挨着的海临府盛产海味,倒是能去拿些干鱼海味的运去北域。

桃榆也觉得不错,北域物产过于贫瘠,要是能拿些最南边的特产过去也很好,虽然不如丝绸茶叶瓷器挣钱,可成本也低啊。

头回去北域东西实在带的太少了,也单一得很。

于是腊月里霍戍让葛亮范伯还有霍守去海临府盘买些海货带回来,临头上还有个纪文良要跟着前去凑热闹。

腊月霍戍和桃榆去了十里布行还有方禾的茶铺以及瓷坊谈拿货的事情。

他们铺子开业的时候,三家都还送了礼品。

算是老主顾了,倒是都好谈,无非是选货品款式和要量而已。

霍戍此次新谈了一项,货提先付款六成的款项,等六月商队回来的时候再行结余款。

方禾那边在稳固生意,霍戍这头要量增了三倍,他倒答应的爽快。

十里布行也不晓得吴怜荷帮了什么腔,汪隆笑说霍戍今有个大侄儿已经是秀才了,压着名誉在,不怕他跑路不给钱。

独是瓷坊那头难谈了些,磨了有些时日,但陈普还惦记着霍戍从北域带马回来。

等了些日子还是应承了此番请求。

霍戍倒不是手头的钱不够盘货,这些货统算下一共两千两银子。

手头上全然是能够拿出来,但先只给六成,也就一次性只需拿一千两百两,可以省下八百两出来。

商队去到回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手头上宽裕些,以便能有足够的钱办事。

货定好以后,今年生意上的大事儿也便是终于告一段落了。

月中时霍戍暂时停了去村里收粮,只收送到铺子里的散粮,骑射场的人就再不必去村乡跑了。

铺子人手充足,如此,霍戍和桃榆倒又清闲了些。

两人回了村子,不晓得今年冬天还下不下雪,趁着天晴的时候又把家里的房顶给检修了一遍。

屋顶翻动,屋里全数掉些灰尘下来。

左右是也要过年了,正好把家里清扫一遍。

桃榆把窗户大开着,扫屋子的时候还是被屋顶落下的灰呛得直咳嗽。

“你是把灰都打落在了咱们屋子不成。”

“就我们屋子上头的屋顶有松动碎瓦,放了新瓦片灰落得自然多些。”

桃榆拿了块帕子捂着口鼻,打扫屋子两人还给拌了几句嘴,清扫了大半日才除却了灰尘。

等收拾干净时,桃榆累得直接摊倒在了床上。

“这家务活儿干起来比跑生意还累人。”

他埋在新换的干净被子上,狠狠蹭了几下。

这几个月里忙生意在城里落脚的时间多,回来住的时候反倒少了好些。

过年这段时间可算是能踏踏实实在家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