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玉皇之名(第2/3页)

便是想要将天帝的意志送入函夏地脉,让其进入新的轮转。

做出这个举动的时候,弥罗等人已经彻底破开了劫数,回到了凌霄宝殿之中。

原本站在边上的云华仙子,随着一点点力量,落在一个个两台宝座之上,也是受到感召,同古神相合,化作其一部分。

青翠的树枝被古神拿在手中,轻轻一抖,源源不断的道则法理注入其中,促使这灵根出现变化,轻轻一抖,一朵朵粉嫩的桃花缓缓盛开,道道长生仙光落下,滋养天帝意志。

释迦如来归来后,也是第一时间收拢太虚幻境之中的佛道信仰,点点愿力汇聚,化作一圈圈乳白色的光轮悬挂在他的脑后。

在核心一缕金色佛光的侵染下,从内而外,不断化作柔和的金黄色,衍生出一朵朵金莲,融入长生仙光之中,进一步稳固天帝的意志。

二者合力,暂时压制住天帝崩溃的意志后,弥罗也是加大接引函夏地脉气息的力度,源源不断的函夏元气同天界灵机混合,化作清气注入凌霄宝殿,浓郁的元气,化作了一层薄薄的,足以遮蔽视线的白雾覆盖四周虚空。

看着前往函夏地脉的通道,古神和释迦如来护持天帝意识,化作一道流光升入函夏。

离开期间,古神看了一眼天界,又看了看弥罗,最后将手中青翠的树枝抛出,落在凌霄宝殿后方,一处仙池之中。

这池塘原本已经枯竭,但随着青翠的树枝落地生根,化作一株奇怪的桃木之后,丝丝缕缕的元气,从树根下缓缓溢出,覆盖干枯的池塘地步,并且慢慢凝聚出甘露,形成薄薄的一层净水,填充着仙池。

不清楚凌霄殿后方变化的弥罗,看着大殿中,一个个莲台宝座之上的诸佛、仙神,他们大多气息微弱,力量时强时弱,还动不动有所散溢,只能不断吸收弥罗转化而来的清气,维持自身形体。

他们看似凄惨,比起另一部分最后劫数之中,未曾收回力量的神祇、佛陀、仙真又要好许多。

那些原本只剩下神器、灵光的存在,随着天帝更替,失去了庇护的力量,自然难以维持,纷纷都有溃散的迹象。

像是对应哪吒的莲子就有枯萎的迹象,对应悟空的舍利也是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对此,弥罗只能是一边稳定他们的状态,一边将函夏的气息注入其中,等到他们好一些后,立刻卷起道道清气,将他们送入函夏地脉之中,开启新的轮回。

伴随着一位又一位仙真、佛陀、古神被弥罗送入函夏,他原本依靠劫数之中感觉来驱动天帝之力的动作越发流畅,转化函夏地脉的速度也是有所提升,很快就是将那些濒临消亡的存在送入函夏。

而后开始帮助那些能够显化身形的存在,比起那些无缘收回力量的同僚,这些神祇、仙真在离去的时候,都会对弥罗表示感谢,并且将自身感悟留下部分,而后自觉乘着清气,升入函夏大地。

只是这一切举动,在到了老君身上的时候,却被对方阻拦。

老君挥了挥拂尘,垂下黑白毫光,拦下弥罗转化的清气。

见状,弥罗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垂下一道清气,催促道:“老君,你莫要为我节省,这部分元气都是函夏出的,属于标准内的消耗,你吸收后快些上去吧。现在不上去,等一下函夏地脉元气不断下落,你逆流而上,不但困难许多,还有可能被冲散本质。”

“还请弥罗陛下莫急!如今这凌霄宝殿之中,只剩下老道我和您两位,而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和您诉说,等一下再上去。”

老君说着,望着弥罗妙有玄光之中,妙有境内的三道清气,轻声道:“想不到还能在此地见到如此纯粹的玉清元气、上清元气和太清元气,老道我还以为这东西早就随着玉皇之名的凝聚,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了。看样子,弥罗陛下同玉皇之名还是非常有缘分的。”

“玉皇之名?三清元气?老君,那玉皇之名乃是三清元气凝聚而成?”

弥罗有些诧异,说起来函夏大地之上关于三清的传说却是非常少,例如帝钟的称呼,以及一些神咒颂念的真言,都表明了原本仙道最强盛的三位天尊在函夏的默默无名。

因此,弥罗脑子里也就只有一些前世不知道真假的传说。

老君闻言,只是摇了摇头:“涉及到三清信息的核心部分,在我等进入函夏之后,便自然而然的消失,就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哪怕老道我翻阅了所有的典籍,也只能找到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其次老道能确定的只有昔日人间王朝将玉皇之名加在陛下身上的时候,确实有三清元气汇聚。”

“此三气乃是构建玉皇二字的核心,虽然因为册封朝廷的问题,让这二个字加身的陛下在人间的名声差了许多。但也是因为这两个字,让陛下能够更好统帅三界,并且在后续镇压魔气的时候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特别是我等到达函夏前期,我们经历的远远比您先前在劫数中经历的要痛苦许多,当时的陛下已经将自己能够献祭的力量大多回馈给天地,以至于最后支撑其神王之名、天地之实的就是这玉皇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