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宗师(第2/3页)

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弥罗微微一惊,低头看去,才发现宝镜倒映出的景象之中,一位老者正在抬头看着自己。

这位老人看上去非常朴素,只是简简单单的站在那里,弥罗第一眼见到,只觉得是一个普通的老叟,同一般城镇之中见到的老人并无什么区别。

但稍一凝神,就立刻察觉到不对,老者身上有着一股莫名的力量,让他的气息微微摇晃,宝卷之上,诸多人道系列的名字微微颤抖,纷纷绽放出细微的光辉,显然得到了什么好处。

宝镜镜光亦是出现片刻的晃动,但很快又是恢复正常,这时候再看对方,压力不在,力量不在,取而代之的却是源源不断的人道秩序,百家文气。

这位老者就像是一个核心,源源不断的整合四周一切文气、文思、秩序、规矩。

弥罗只是看着,长时间研究导致有些躁动的心情也是得到了洗涤,诸多关于人道的道则法理在心神之中流转,分门别类,归入各个名字之下,而后神道、仙道、冥道和佛道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得到了一定的加成。

‘多谢前辈教诲!’

弥罗起身,架起手臂,对着老者弯腰行礼。

他清楚眼前这位老者乃是一位文心大成,在探索圣贤道路上有所成就的百家修士。

其文心通透,文思纯粹,都已经到了一种极致,同人道秩序的联系,也是远在常人之上。

说的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这位老者已经将自身所学融入心中、筋骨中、血肉中,他只要站在那里,根本不需要做什么,都能够将自身所学展露出来。

可偏偏他本身又完美的契合所学和人道的关系,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受到他的思绪影响,让心思更加通透,领悟更多人道法理,却不晓得他的存在。

‘和光同尘?不对。循循善诱?不对。春风化雨?也不对……’

弥罗心中闪过一些百家神通,却都觉得对不上眼前的情况,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这位老者没有动用任何神通,只是单纯的展露所学而已。

这已经是近乎于圣贤的能力了。

文心境的文心,说白了类似于仙道的玄光,乃是百家修士所学、所思、所想、所悟汇总之后的产物,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未来前进方向和道路的总结,以及设定好的道标。

听起来,似乎并不困难,可实际上想要凝聚文心,除去亲身经历、深入思考、自我沉淀之外,还需要一些运道,一个契机,才能够铸就文心。

并且比起玄光,百家修士的文心一成,就算是有了自己的道路,按道路上来讲,只要不断推演、完善,也能成为一个新的学说,独立在现在的百家之外。

镇朔院长会如此看重弥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弥罗在百家之道上有所成就,并且【百家学士】这具身份隐约有凝聚自己文心的迹象。

而弥罗包罗万象的道路,正好和函夏杂家的理念非常契合。

而一个学派想要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除去学派本身的传承之外,更重要的是后来之人。

简单讲就是要有弟子、徒孙,唯有徒子徒孙,代代无穷的反复钻研、延伸自身学说,才能让一个学说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

一旦传承出现问题,后继无人,哪怕这个学说现在再昌盛,也只可能成为其他学说的养料。

而弥罗无论是自身文心,还是教育能力,无不表明他能够带领一个学说兴盛一个时代,这对于百家修士而言,就是最大的诱惑。

毕竟,一般百家修士想要做到弥罗这一步,都是开始探索圣贤之道,随时可能走人的存在,例如此刻出现在弥罗面前的老者。

这老者对于弥罗的礼仪并不在意,只是简单的抬了抬手,道:‘无需多礼,虽然我先前就听闻过你的名字,知晓你等天赋,却并不在意。毕竟你是仙道中人,若非有心学习百家理念,我等强求也无用。今日来此,不过是几日前,在另一家书院听闻你精通百家之学,有些好奇,故而来此观摩。’

说到这里,老者顿了顿,看向【百家学士】轻声道:‘不想,你的能力竟然如此特别。不但能整合秩序,构建法理,凝聚异能,赋予加持。至此,我才明白为何王曦明那家伙会为了你,游走幽州各处,希望我等能够给你行个方便。倒是老朽我有些坐井观天,自以为是了。若是早些见到你,我也会……哎,算了……可惜!当真是可惜了……’

话语之间,老者也是看了眼弥罗手中的宝卷,显然这位前辈透过宝镜的镜光,看到了弥罗的身形,知晓其能力的核心源头在何处。

同时,老者最后两声可惜,也是真情实意,甚至有些许感染四周学子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