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九品名广传(第3/3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送子观音和送子娘娘的称呼多流传于民间,而怜悯女神和慈悲女士多为施法者和部分武僧的称呼,真正渴望知晓其奥秘的武僧则是保持着原本的观世音,或者观自在。

整体而言,【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在受龙之土的传播虽然有些奇怪,但整体和原本的形象还有些联系,对比起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就扭曲许多。

似乎因为六道和八部众的缘故,在大众的认知之中如来是一位非常特殊且强大的神祇,他的信徒有外层异界的圣灵、天人和神使,也有地狱之中的恶魔,还有冥界的饥饿亡灵,人间的巨龙和普通人,乃至各种类人生命。其中关于巨龙这一点,信徒内部还就是西方巨龙和受龙之土的精魄龙进行过激烈讨论,部分武僧派系更是为此进行过战斗。

这类情况结合佛门内部本身诸多的派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让人们又认为如来是一位会根据不同的信徒传达不同的教义和神谕,乐于见到信徒在冲突中明悟道理的神祇,部分信徒甚至认为祂没有固定的立场,喜欢以反复无常的态度面对信徒,乐于让信徒在得到和失去之间痛苦徘徊。

最后,无我、无常、无相等佛学理念更是让大多数施法者和部分武僧的认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是一位混乱邪恶,或者混乱中立的神祇,而这也是当今受龙之土的主流认知。

知晓这等名字和信仰变化的阿泉、青宇都是目瞪口呆,独自行动的忘忧仙从经常外出的七仙女和诸位花仙口中得知后,也是傻了眼。

忘忧仙在后来一次被弥罗召见的时候,忍不住询问弥罗为何要放任这些人错误的理解佛法。

“他们的领悟如何能够说是错误?正所谓见性是佛,不同人眼中的佛陀是不一样的,我等强行将认知的佛陀概念传达下去,就符合佛法的概念吗?”

青宇却不这么想,他低声道:“可这其中应该有贵族的手笔吧,他们在有意抹黑佛法,试图以此影响老爷你的名声。”

阿泉也是点头:“无我、无常、无相等佛学理念虽然容易让人想到混乱,但受龙之土的文化同函夏比较相似,类似的理念也不是没有提出过,只是比较小众而已,若无人特地引导,不至于出现一面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