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回 回洛阳老曹封王(第2/3页)

想到这里,不由低下头来,遮蔽眼中精光。

不多时,入得西京行宫,却见小官家赵桓,周围一个宦官宫女不见,只独自守定在大殿门口,猴儿般抓耳挠腮,跳着脚正望哩。

老曹看见,心中暗笑:赵家父子,诚无人君之象也。

脸上却做出恭敬之态,笑吟吟抱拳道:“陛下,武某此行不辱使命,千里远征打下兴庆府,太原城下杀败十余万联军,金国元帅娄室、四太子兀术尽数阵斩,夏主领千余人仓皇遁逃,小种相公已领兵追去,西夏灭国之期,指日可待。”

赵桓脸上流露过一抹惊喜,随即却把手一挥,急急道:“这些不过都是小事!朕的好哥哥呀,如今塌天大祸近在眼前,朕的性命只悬一线,全仗哥哥相救也。”

老曹做出一副惊奇关心神态:“哦?陛下,不知祸从何来?莫非是辽兵杀来了?”

他把胸脯子砰砰一拍,做出义愤填膺状:“陛下勿忧,有我武植在此,便是辽狗杀来千军万马,亦保定陛下无事。”

“哎呀!哥哥!”赵桓露出激动神色,拉住老曹手道:“你真正是讲义气的好汉,端的满心忠义!只不过并非辽人要来,而是太上皇……”

曹操故做讶然,瞪大眼道:“莫非太上皇龙驭上宾了?”

赵桓数次被打断,心中不免急躁,脱口叫道:“若是那般倒好!”

随即看见老曹惊奇目光,晓得失态,连忙遮掩:“朕、朕不是那个意思,朕是说、是说……对了!朕的意思是,吾辈即为帝王,受天下供养,自当以天下安危为第一等事,便是自家身死,亦不能让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如此才是为皇之道,不知哥哥以为然否?”

曹操赞叹道:“陛下此论,足见社稷黎民,都在陛下胸中,真明君之象也。”

赵桓听他赞许,不由得意,随即面露愤然,狠狠道:“可是太上皇,他却并非这般想!哥哥呀,你我兄弟相称,朕于私心里,视你为兄长,于公事上,视你为肱股,咱们兄弟不说暗话——”

说到此处,他忽然怀疑地望向赵枢、赵杞,吓得两个连忙道:“皇兄,我二人可是和你一条心!”

老六赵杞更是叫道:“太上皇心中,只爱三哥,我上回学他书法学不像,他说我是‘画虎如犬、粪土泥墙’,还是皇兄为我说情,我的心自然是和皇兄在一处的。”

赵桓听了喜道:“好你个老六!果然知道好坏。”

便不避他们:“我们弟兄有话明说,若不是朱勔那厮闹得天怒人怨,惹起方腊之反,国家财源,何至匮乏?然而那重用朱勔父子的,却是何人?方腊一平,立刻派人重启花石纲的,又是何人?”

他一边说,一边把手高举,手指头点着东南方向——也就是镇江府所在。

“再是何人,擅信童贯那条老狗,堂堂二十万大军,居然吃辽国一干残军杀得落花流水?”

“还是何人,居然想出放金兵入关的蠢计!对了,同金国盟约,国书都签不明白的更是何人?他还有脸自诩文采卓绝,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这里该说不论的,宋金盟约本意,是说燕云十六州归宋,其余辽土归金,但是老官家卖弄文采,亲自落笔写成国书,其中文字推敲欠了讲究,被金人拿住把柄,硬说是幽州归宋,其余谁下归谁,这个的确是老官家自己的锅。

马政、呼延庆等人当时看得都傻了,但是官家亲笔,谁个敢给他捉虫?捉虫也没鸭子吃啊!

只得装糊涂将错就错,指望金人没文化看不出来,结果落下老大话柄——当初娄室入杀虎口,拿捏种师道,正是仗着这一点。

赵桓越说越来劲,口沫飞溅叫道:“且问是何人,身为皇帝,弃了国都满城军民不顾,退位远遁?”

“究竟是何人,方出险境,便做威福,眼见便要国破家亡,竟在镇江大修宫殿,浪费钱财无数!”

“到底是何人,把勤王的兵马、钱粮,尽数揽在怀里,以至朕和太后太妃、皇弟皇妹们,坐守危城,一日三惊!”

他说到一日三惊,忍不住泛起两眼泪花,声音亦带了哭腔:“此人名为国君,实乃国贼也!如今局势败坏如此,他不说修心养性、思过追悔,竟然起了复辟之心,以朕手上丢了汴梁为由,让葵向阳老狗来逼朕写罪己诏,要朕退位还政于太上皇!他、他以为朕不读史书么?他若复辟,朕却算什么?莫非朕去做太上皇?还是重为太子?呵呵,当过皇帝的太子?”

赵桓情绪失控,跳脚大叫:“哥哥,老五老六,他不是要朕的皇位,他是要朕这条性命啊!”

老曹看他乱蹦乱跳、泪流满面的失态模样,心中狂喜——

吾便知道是这样!好个老官家,一生行事,端的不曾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