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回 江南烽烟渐起时(第2/3页)

及老曹似有话要说,李俊心头一动,抢先说道:“哥哥,小弟前番于蓟、檀二州,大开杀戒,此乃权宜之策,如今哥哥让小弟总管幽州,后续行事定然不会孟浪,当、当、当以恢复民生、安顿百姓为主。”

曹操本是怕他再大开杀戒,此刻见他主动提出后续施政纲领,正合心意,不由大为欢喜。

连连点头道:“有你此言,愚兄可以安心。如今辽国已灭,那些契丹、奚人,脊骨尽折,却不必过于苛待他。只教他穿汉衣、说汉话,数代之后,再无区别,皆我汉家之子民也。”

李俊笑道:“哥哥放心,小弟亦不是天生好杀人的,回头便放出话去,李无敌、张铁胆俱已战死,如今总管幽州者,梁山‘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也。”

曹操大笑。

随后安排人事,果然令张顺依旧为李俊副手,做个副总管职位,孙新、顾大嫂、邹渊、阿不赉四人亦在李俊麾下听用。

此外特意请得“圣手书生”萧让,做个幽州太守,相帮李俊管民。

又裴宣、侯健、朱富、郑天寿四人一并留下利用铜雀商行、英雄楼等产业,打通山前各州与河北、山东商道,互通有无,惠济民生。

还有董平、张清等受伤众将,亦都留下将养,待得伤势愈可,都往老曹处听令。

一时诸事说罢,众人放怀饮酒,尽欢而散。

三日后,韩世忠等人,领军三万,望东而去。

老曹这里则一时走不脱——

一是大胜之后,诸事繁多,李俊带着伤势,难顾周全,都是老曹带着吴用、岳飞等人料理。

二是如今他麾下兵马,来路各异,西军、河北军、青州军、幽州募军、蓟州募军、梁山军……

可谓五花八门,此前各自为战,也还罢了,如今都要统一用兵,若不加细细整顿,却要埋下大患。

老曹本是知兵的,晓得磨刀不误砍柴工,每日十成精力,八成都用在了整军上。

与此同时,江南烽烟,却又大起。

却说此前八月时候,宋金议和,童贯为表诚意,替郭药师运兵,破了榆关,捉了张觉、李应两个,要拿往御前夸功。

他乘海船南行,远远绕过山东,自海门入得长江,沿着静海县、江阴军、镇江府,一路逆流而上,及至金陵时,已是九月,满城桂子飘香。

船至码头,老童贯不顾舟车劳顿,急急带了国书、礼物、俘虏,往金陵行宫求见赵佶。

赵佶正在宴请几个心腹大臣,听得禀报,亦不怠慢,连忙召见。

童贯飞步金殿,流泪下拜道:“陛下,想煞老臣也!老臣此去,终究不辱使命,与那金国签下盟约!”

说罢递上国书,上有金国皇帝的大印,约定了金宋两国从此盟好,灭辽平武,平分天下。

赵佶看罢,心中欢喜,又起身去看礼物。

那些礼物吴乞买随手置办,无外乎东珠鹿茸、貂皮狐裘之属,赵佶看遍天下珍奇,原本不该放在眼内,此刻却是兴高采烈,连连叫:“金国皇帝,侍朕何诚!”

扭头一看,又见张觉、李应二人,这两个都是赳赳丈夫,如今虽困顿狼狈,亦不难见豪杰本色。

赵佶大奇,便问童贯:“这两个人犯了何罪?这般五花大绑?”

童贯听问,抖擞精神,指着二人道:“陛下,若说起此二人,非同小可!陛下且看此人,此人姓李名应,乃是山东有名大豪,当初武植狗贼未得势时,便同此人相交,诸般生意,多得此人相助,与柴进一般,都是资助了武植的大财主!”

“不过此人却比柴进更奢遮!一身好武艺,江湖上有个厉害匪号,叫做‘扑天雕’李应便是!”

赵佶听说是老曹背后财主,恨之入骨,上下打量李应,咬牙切齿道:“果然是一身贼骨!爱卿们,你们看这厮何等可恶?朕是天子,他竟要扑~~~~天!当真是狼子野心!童爱卿且细说,这狗贼如何被你捉住?”

童贯做睥睨之态,傲然道:“武植那厮,小人得意鸡犬升天,岂不要报答他背后财主?他把平州、营州、滦州、景州老大地盘,都交给此贼打点!说来此贼也是有本事的,亲自守把榆关,金国派了大将郭药师,日夜攻打多少日,都不能克破。幸得老臣经过得知此事,老臣想着,长城不破,金兵如何入关?金兵不入关,如何去杀那武植?因此略施妙计,一举打破雄关,捉下此人来御前献俘。”

赵佶一听金人都打不破的关隘,童贯竟然打破,不由又惊又喜,连忙细问经过,童贯也不含糊,抡圆了就是一个吹,吹得赵佶心花怒放,哈哈大笑。

蔡京等一干人,也都是察言观色的绝世高手,见赵佶兴致高昂,纵然嫉妒也都深藏心间,面上都拿捏出佩服神色,顺着皇帝话儿,大赞童贯“威震寰宇,国士无双”。